[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的口罩系统及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0454.7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志;朱之一;李佳强;杜新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G01C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口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的口罩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愈加明显,其中颗粒物(PM)情况尤为严峻。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显示,仅2015年全国共出现了11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霾过程,主要集中出现在年底的最后两个月,特别是11月27日到12月1日的雾霾过程,涉及华北、山东、河南,具有强度强、范围广、强浓雾与严重霾混合、能见度持续偏低、影响大等特点。
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极易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每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若吸入颗粒物过多,则会产生严重后果。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环境检测中心联合调查显示:在雾霾天气,PM2.5日均浓度每增加34微克/立方米,呼吸科、小儿呼吸科日均门诊人数分别增加3.2%和1.9%。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可见一斑。口罩属于消耗类产品,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雾霾天气发生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佩戴口罩,其对于保护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的口罩系统,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获取不同区域颗粒物浓度及用户呼吸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北斗的口罩系统,包括口罩部分、用户部分和数据中心部分,其中:
所述口罩部分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口罩本体上的颗粒物检测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呼吸检测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微处理器和电池;所述口罩本体上设置有口罩编码和颗粒物滤芯,口罩本体中的口罩编码唯一;所述颗粒物检测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呼吸检测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均与微处理器及电池相连。
所述用户部分为智能终端设备,与口罩部分的数据传输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数据中心部分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接收模块与用户部分通信连接,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接收模块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蓝牙。
所述电池为外置充电式电池或太阳能充电式电池。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为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包括磁盘和磁盘阵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系统的口罩,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口罩本体上的颗粒物检测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呼吸检测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微处理器和电池;所述口罩本体上还设置有口罩编码和颗粒物滤芯,口罩本体中的口罩编码唯一;所述颗粒物检测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呼吸检测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均与微处理器及电池相连。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获取不同区域颗粒物浓度及用户呼吸数据,并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至用户的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上,使用户能够及时根据所获取的数据自行决定是否更改口罩滤芯及规划出行计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定位系统更加安全;能够存储不同区域颗粒物浓度及用户呼吸数据;用户能够通过网络看到其他区域的颗粒物浓度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北斗的口罩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口罩部分,11-口罩本体,12-颗粒物检测模块,13-卫星定位模块,14-呼吸检测传感器,15-微处理器,16-电池,17-数据传输模块,2-用户部分,21-智能终端设备,3-数据中心部分,32-数据接收模块,33-数据存储模块。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北斗的口罩系统,包括口罩部分1、用户部分2和数据中心部分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0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照明与图像采集联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佩戴舒适型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