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盖螺纹孔结构及VE分配泵泵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2816.8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6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莹莹;范要军;吴国伟;何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44 | 分类号: | F02M59/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结构 ve 分配 泵泵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盖螺纹孔结构,具体是一种VE分配泵泵盖上的螺纹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VE泵替代原有的直列泵,大量应用于非道路市场。
非道路市场对油泵产品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方案是泵盖在铸造时放入铜套,铜套和泵盖溶为一体,加工时直接在铜套上加工螺纹,增加螺纹强度。
但是,现有结构具有以下缺点:
第一、铸造泵盖时,先将铜套放入模具内,注入铝水,铸造完成后,铜套被包裹在泵盖中;冷却时,因为铜和铝的收缩率不同,造成结合处漏气比例高。
第二、铜套在放入模具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并且铜套的采购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泵盖上新的螺纹结构,其相比原有铜套螺纹结构具有提高了螺纹强度的同时,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泵盖螺纹孔结构,包括泵盖,所述泵盖上加工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旋紧连接有钢丝螺套,所述钢丝螺套的直径大于泵盖上内螺纹孔的直径。
所述泵盖为铸铝件。
所述钢丝螺套适于与内螺纹啮合。
所述钢丝螺套的型号为普通型有折断槽钢丝螺套,材料为304不锈钢。
一种VE分配泵泵盖,使用所述泵盖螺纹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方案使用钢丝螺套代替铜套,钢丝螺套成本比较低;
第二、解决了铜套和泵盖结合处漏气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盖螺纹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钉与泵盖螺纹结构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丝螺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 为泵盖;2为钢丝螺套;3为钢丝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泵盖螺纹孔结构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和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泵盖螺纹孔结构,包括铸铝泵盖,铸铝泵盖上开设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内嵌入钢丝螺套,所述钢丝螺套适于与内螺纹孔啮合。
泵盖整体铸造为铝件,在泵盖上加工出特制ST螺纹,通过螺纹将钢丝螺套嵌入在泵盖内。
自由状态下的钢丝螺套直径比其装入的螺纹孔直径稍大,装配完成后,钢丝螺套使螺钉和泵盖螺纹孔之间形成弹性连接,在规定长度上使每圈螺纹上负荷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零件螺纹连接的疲劳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VE分配泵泵盖,使用所述泵盖螺纹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泵盖螺纹孔结构的加工过程是:
1、在泵盖上加工为ST 12X1.5-6H 螺纹孔;
2、用专用工具卡住钢丝螺套中心的“L”挂钩,旋入专用扳手内,扳手内部是螺纹通孔,使钢丝螺套受专用扳手扭力从而使其直径变小,进入泵盖的ST螺纹内,装配好后,将钢丝螺套上的“L”挂钩敲掉。装配时使钢丝螺套受专用扳手扭力从而使其直径变小,进入ST螺纹内,装好后,钢丝螺套产生类似弹簧膨胀的作用,使其牢固的固定在螺纹孔内,而永远不会随螺钉的拧出而带出来。
本实用新型方案使用钢丝螺套代替铜套,钢丝螺套成本比较低,同时解决了铜套和泵盖结合处漏气的质量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2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超薄电脑机箱
- 下一篇:一种VE泵调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