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再生海绵压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0604.6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双杰海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4 | 分类号: | B29C43/04;B29C43/34;B29C43/52;B29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陆磊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海绵 装置 | ||
1.一种可再生海绵压合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基座(1)之间通过支撑板肋板(3)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板(2)顶部通过螺栓紧固有热压拉板(4),所述可再生海绵压合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热压拉板(4)前端的热压装置(5);
所述热压装置(5)包括与所述热压拉板(4)垂直连接的气缸安装板(51),所述气缸安装板(51)与所述热压拉板(4)之间通过气缸安装板肋板(52)紧固,所述气缸安装板(51)表面依次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第二圆形通孔和第三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圆形通孔上端设有液压气缸(511),液压气缸(511)活塞杆穿过第二圆形通孔下端通过气缸连接件(512)连接有压条(513),所述气缸连接件(512)通过若干气缸固定块(514)固定于压条(513)表面,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与所述第三圆形通孔处均嵌设有法兰衬套座(515),所述法兰衬套座(515)内设有导柱(516),所述导柱(516)末端与所述压条(513)连接;
所述压条(513)四个角处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压条(513)下端设有热压头固定板(53),所述热压头固定板(53)处对应导通柱通孔位置还开设有螺纹孔,导通柱(531)穿过圆形通孔并与热压头固定板(53)连接,所述热压头固定板(53)下端固定有压板隔热板(54),所述压板隔热板(54)下端固定有发热座(55),所述发热座(55)侧面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发热座(55)前侧还设有凹座,所述凹座内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凹座前端通过螺栓紧固有压块(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海绵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一底座(11)和顶板(12),所述底座(11)与所述顶板(12) 之间通过底板支撑导柱紧固连接,所述基座(1)前后两侧还分别设有前面板(14)与后面板(15),所述基座(1)左右两侧均设有侧面板(16),所述底座(11)底部还固定有若干胶垫,所述顶板(12)上端中间部位还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具有若干限位孔,所述滑槽内嵌设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前端固定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前端固定有垫块(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海绵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形通孔位于第一圆形通孔与第三圆形通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海绵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柱(531)包括导通杆(5311)和固定于所述导通杆(5311)上端的导通帽(5312),所述导通杆(5311)底部为螺纹状结构,所述导通柱(531)与热压头固定板(53)螺纹旋接,所述导通杆(5311)外部还套设有矩形弹簧(53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海绵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座(55)内放置有电热管,所述后面板(15)处还开设有三个孔,所述孔内嵌设有护线套,所述前面板(14)处还设有一开关,电热管通过线路与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海绵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56)和所述垫块(19)均采用可替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双杰海绵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双杰海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06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作有机硅胶板的工装
- 下一篇:一种立式注塑送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