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理力学加速度实验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0019.6 | 申请日: | 201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轩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900 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力学 加速度 实验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理力学加速度实验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物理力学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首先提出这一名称并对这个学科做了开创性工作的是中国学者钱学森。物理力学产生的背景是:①出现了极端条件下的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温度可高达几千开到几百万开,压力达几万到几百万大气压(1大气压等于101325帕),应变率达106~108秒-1等。在这样的条件下,介质和材料的性质很难用实验方法来直接测定。为了减少耗时费钱的实验工作,需要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阐明介质和材料的性质。②在一些力学问题中,出现了特征尺度与微观结构的特征尺度可比拟的情况,因而必须从微观结构分析入手处理宏观问题。③出现一些远离平衡态的力学问题,必须从微观分析出发,以求了解耗散过程的高阶项。④由于对新材料的需求以及大批新型材料的出现,要求寻找一种从微观理论出发合成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配方”或预见新型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促使了物理力学的建立。物理力学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迫切要求能有一种有效的手段,预知介质和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是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分子物理和统计力学的建立和发展,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已经比较清楚,为从微观状态推算出宏观特性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现有的物理力学教学时,加速度模拟实验需要用到多种不同角度的落体演示,这样就得安装不同的装置来实现,但是安装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去调节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力学加速度实验模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力学加速度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中间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连接有与转轴相匹配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一端连接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于支架,所述连接板内侧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间贯穿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通过管夹连接有加速度实验管,所述限位块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传感器安装块。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箱体、棘轮和棘爪,所述支撑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棘轮。
优选的,所述棘爪位于棘轮一侧,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棘爪。
优选的,所述箱体外侧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一端卡接于棘轮。
优选的,所述加速度实验管包括管身、护套和演示球,所述护套固定连接于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演示球位于管身内部,所述护套套接于管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通过设置可以转动的连接板以及上端固定的带有小球的演示管,方便观察多种不同角度的小球下落的过程,实验管旁边设置的传感器安装块,方便安装传感器,可以更精确的监测小球下落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速度实验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定位块、3转轴、4连接板、5支撑轴、6角度调节机构、7调节板、8限位块、9滑轨、10滑块、11管夹、12加速度实验管、13传感器安装块、14箱体、15棘轮、16棘爪、17弹簧、18手柄、19管身、20护套、21演示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轩,未经刘明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0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