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巷道防底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7794.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1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许猛堂;金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E21D11/28;E21D11/1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7249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巷道 防底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巷道防底鼓装置。
背景技术
受采掘工程的影响,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岩体产生变形并向巷道内产生位移,巷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即称之为底鼓。底鼓所导致的巷道断面缩小、阻碍运输和行人、妨碍矿井通风,使得许多矿井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做“挖底”等临时的处理工作,严重的会造成整条巷道的报废,对矿山的生产与安全产生很大的制约。现有的煤矿巷道支护结构为沿巷道设置的若干架棚支护组成,它具有以下缺点:一、每个架棚支护对巷道顶部及两帮段的支护效果较好,但是对巷道底部的支护较弱;二、每个架棚只能单独对巷道底部起支护作用,架棚之间并没有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支护效果,因此防底鼓效果差;三、每个架棚只是通过抗挤压的方式实现巷道底部防底鼓,它是一种被动的防底鼓结构,没有与巷道底部形成一个整体又稳定的岩石带,因此防底鼓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防底鼓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横向钢支撑件单体对巷道底部的支护强度,多个横向钢支撑件单体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支护结构,且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极大的提高了对巷道底部的支护效果,防底鼓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沿巷道间隔设置的若干横向钢支撑件单体,横向钢支撑件单体呈弧形,其弧顶部向下设置,横向钢支撑件单体包括上顶板和下底板,上顶板和下底板通过立板固连,立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内均焊接有加强管,横向钢支撑件单体的下方设有弧形缓冲垫,弧形缓冲垫的下方设有钢筋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层位于巷道底部的横向凹槽内,钢筋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弧形缓冲垫的形状相适应,立板两侧的下底板上设有固连孔,固连孔内设有固连螺栓,固连螺栓穿过弧形缓冲垫与钢筋混凝土层内的钢筋固连,立板两侧的上顶板和下底板上开有相对设置锚杆孔,锚杆孔内设有锚杆,锚杆的自由端穿过弧形缓冲垫、钢筋混凝土层后伸入至巷道底部,相邻的多个横向钢支撑件单体通过若干纵向钢支撑件单体相连,纵向钢支撑件单体呈弧形,其弧顶部向下设置,纵向钢支撑件单体位于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上方,纵向钢支撑件单体与横向钢支撑件单体固连,纵向钢支撑件单体位于巷道底部的纵向凹槽内。
所述纵向钢支撑件单体包括上顶板和下底板,上顶板和下底板通过立板固连,立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内均焊接有加强管。
所述纵向钢支撑件单体上立板的两侧间隔设有若干肋板,每个肋板的上部与上顶板固连,每个肋板的下部与下底板固连。
纵向钢支撑件单体与横向钢支撑件单体焊接。
所述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上方设有覆盖层。
所述覆盖层为矸石。
所述弧形缓冲垫为弧形聚氨酯垫。
所述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上立板的两侧间隔设有若干肋板,每个肋板的上部与上顶板固连,每个肋板的下部与下底板固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横向钢支撑件单体呈弧形,其弧顶部向下设置,其抗由底鼓形成向上压力的强度大,钢筋混凝土层的抗压强度大,二者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起来,形成对巷道底部整体的加强支护结构;弧形缓冲垫位于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与钢筋混泥土层之间,起到缓冲受力,防止钢筋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被横向钢支撑件单体压坏。
2、多个横向钢支撑件单体通过纵向钢支撑件单体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支护结构,通过纵向钢支撑件单体可以实现载荷(由底鼓形成的向上压力)的均匀分布,扩大对巷道底部的支护范围;纵向钢支撑件单体呈弧形,其弧顶部向下设置,其抗由底鼓形成向上压力的强度大。
3、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上设有锚杆,锚杆的自由端穿过弧形缓冲垫、钢筋混凝土层后伸入至巷道底部,即横向钢支撑件单体通过锚杆与巷道底部形成一个整体又稳定的岩石带,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极大的提高了对巷道底部的支护效果,防底鼓效果好。
4、通过在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与纵向钢支撑件单体上设置加强管,能够增强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与纵向钢支撑件单体的机械强度与抗弯曲能力,进一步增强防底鼓效果。
5、通过在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与纵向钢支撑件单体上设置肋板,能够增强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与纵向钢支撑件单体的机械强度与抗弯曲能力,进一步增强防底鼓效果。
6、横向钢支撑件单体上方设有覆盖层,能够便于人和车辆在巷道底部通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7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