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型自流氯气分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5182.3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吴明俊;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琦衡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2640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流 氯气 分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型自流氯气分布器。
背景技术
在氯乙酸、三氯乙酰氯等行业,在氯化过程中,反应过程中涉及到氯气,通氯采用通氯棒直插液面底部,与反应液接触进行反应。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氯气分布效果差,通氯过快会造成跑氯现象,通氯过慢会造成反应时间长,产量低,能耗高;液相混合差,存在反应盲区,造成反应后期氯化效果差,存在跑氯现象且反应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氯气分布均匀、反应彻底充分且氯化效果好的环型自流氯气分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型自流氯气分布器,包括反应釜、上导流筒、下导流筒、固定螺栓、下端板、分布板、出气孔、进液孔、中空层、通气管和氯气罐,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安装有上导流筒和下导流筒;所述上导流筒的下边缘与下导流筒的上边缘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下导流筒的下端部固定有下端板;所述下端板的上部安装有分布板;所述分布板上均匀加工有多个出气孔;所述下端板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下端板与分布器之间相隔开并设置有中空层;所述下端板通过通气管穿过反应釜的侧壁后与氯气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通气管上还安装有调节阀。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设置上导流筒与下导流筒,且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通过将反应釜内的反应液分隔成内外部分,具有为循环流动的进行提供条件,且便于拆装检修以及根据不同反应釜的高度进行延伸或缩短,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范围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还通过设置了下端板、中空层、分布板和通气管,并在下端板上开设进液孔,在分布板上加工进气孔,可以实现反应所需气体从通气管进入中空层后均匀的从出气孔排出,反应液均匀的从进液口进入,从上口排出,形成循环,具有避免传统通气后气体覆盖范围小的问题,具有气体分布均匀、循环效果好、反应彻底充分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还在通气管上安装了调节阀,可以根据反应液容量及进度,合理调节通气管的流量,具有调节方便、按需供给、节约原料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上导流筒;3.下导流筒;4.固定螺栓;5.下端板;6.分布板;7.出气孔;8.进液孔;9.中空层;10.通气管;11.氯气罐;12.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环型自流氯气分布器,包括反应釜1、上导流筒2、下导流筒3、固定螺栓4、下端板5、分布板6、出气孔7、进液孔8、中空层9、通气管10、氯气罐11和调节阀12,所述反应釜1的内部安装有上导流筒2和下导流筒3;所述上导流筒2的下边缘与下导流筒3的上边缘通过固定螺栓4相连接;所述下导流筒3的下端部固定有下端板5;所述下端板5的上部安装有分布板6;所述分布板6上均匀加工有多个出气孔7;所述下端板5上开设有进液孔8;所述下端板5与分布器6之间相隔开并设置有中空层9;所述下端板5通过通气管10穿过反应釜1的侧壁后与氯气罐11;所述通气管10上还安装有调节阀12。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琦衡农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琦衡农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5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宝石级大单晶金刚石多腔体合成结构
- 下一篇:螺旋式注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