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行李箱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2107.1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良文 |
主分类号: | A45C13/26 | 分类号: | A45C13/26;A45C5/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行李箱 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杆领域,尤指一种新型行李箱拉杆。
背景技术
行李箱作为外出时携带物品的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行李箱一般包括箱体、固定于箱体底部的轮子及固定于箱体侧边的拉杆。使用时箱体内存放需要携带的物品,搬运时,人们可以拖着或者提着行李箱。拖着行李箱走时,握着拉杆就可以了。常用的行李箱拉杆一般包括外管与内管,内管容置于外管中,使用时可以从外管中抽出以方便使用。然而,一般拉杆箱体内容装的物品过重,会造成拉杆因负荷过大而弯曲变形,现有的拉杆横截面大多数为圆形,也有横截面是方形或梯型的拉杆,此类形状的拉杆能够承受的压力不够大,比较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导致拉杆不耐用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承受压力大、硬度好、耐用的新型行李箱拉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行李箱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所述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接在第二连杆内,并与第二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套接在第三连杆内,并与第三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连杆横截面形状均为轴对称十边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则是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一边与上梯形连接,另一边与下梯形连接,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的角均为圆角,所述上梯形比下梯形高,所述上梯形上底比下梯形下底短,所述第一连杆比第二连杆短,所述第二连杆比第三连杆短。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左右侧设有与握把连接的第一螺丝孔,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二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连杆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另一端左右侧设有与行李箱固定的第二螺丝孔。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上下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三通孔、第四通孔上下侧均设有三个,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第一通孔通过弹性组件与第二通孔卡接固定,所述第三通孔通过弹性组件与第四通孔卡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凹槽包括一长边、一短边,所述凹槽长边与上梯形连接,短边与下梯形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杆均为铝合金管,管壁厚度均为0.78mm。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横截面高度为16.64-16.79mm,上梯形下底长为11.82-11.95mm,下梯形上底长度为12.08-12.21mm,两侧凹槽之间的距离为9.83-9.76mm。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杆横截面高度为20.02-20.15mm,上梯形下底长为15.30-15.43mm,下梯形上底长度为15.82-15.95mm,两侧凹槽之间的距离为13.21-13.34mm。
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杆横截面高度为23.38-23.51mm,上梯形下底长为18.76-18.91mm,下梯形上底长度为19.56-19.69mm,两侧凹槽之间的距离为16.80--16.93mm。
具体地,所述连杆横截面上梯形外角是半径为1.05mm的圆角,内角是半径为0.45mm的圆角,所述连杆横截面凹槽的外角是半径为0.45mm的圆角,内角是半径为1.05mm的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行李箱拉杆包括连杆与握把,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其中连杆使用铝合金冲压而成,硬度好,不易变形,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连杆横截面形状均为轴对称十边形,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则是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凹槽,凹槽长边与上梯形连接,短边与下梯形连接,连杆横截面上的角均为圆角,与现有的连杆相比,此种横截面的连杆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发生碰撞时也不容易发生变形,更加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组合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连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 第一连杆;11.第一螺丝孔;12.第一通孔;2. 第二连杆;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3. 第三连杆;31.第四通孔;32.第二螺丝孔;4.横截面;41.上梯形;42.下梯形;4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良文,未经黄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2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