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6515.6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1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超;闵令波;闵祥磊;崔国罡;臧晓杰;管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玉减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37238 | 代理人: | 丁波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卡用双扭杆 翻转 驾驶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卡车多采用平头驾驶室,为便于维修,驾驶室多为可翻转式。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机械式翻转机构又可分为单承托板式和双承托板式。液压式可靠性差、价格昂贵、故障较多,所以大多数翻转机构都采用机械式。机械式的承托板可以采用单承托板式、双承托板式,双承托板式比单承托板式能承载更大扭矩,使驾驶室左右受力均匀,不会形成扭曲现象,故中型卡车的翻转机构多采用双承托板式。
现有技术中,双承托板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在翻转过程中,内部的零件经常出现硬性碰撞,造成零件磨损较大,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且现有的双承托板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无二次防护支撑结构,在液压支撑失效后驾驶室对人身生命构成巨大威胁,所以急需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防硬性碰撞,安全系数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隐藏式辅助支撑机构以及防硬性碰撞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承托板一、连接板以及承托板二,所述承托板一右端安装在连接板左端面前侧,所述承托板二右端安装在连接板左端面后侧,所述隐藏式辅助支撑机构安装在承托板一下端面,所述隐藏式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凹槽、盲孔、弹簧以及支撑杆,所述凹槽开设在承托板一下端面,所述支撑杆装配在凹槽内部,所述盲孔开设在凹槽内部上端面右侧,所述弹簧装配在盲孔内部,所述防硬性碰撞机构包括弧形板、永磁铁一、永磁铁二、安装板、圆孔以及弧形筒,所述弧形板上端安装在连接板右端面,所述弧形板下端延伸至弧形筒内部,并安装在永磁铁一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永磁铁二装配在弧形筒内部下端面,所述弧形筒下端安装在安装板上端面左侧棱角处,所述圆孔开设在安装板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圆孔对称开设在安装板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隐藏式辅助支撑机构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隐藏式辅助支撑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承托板一和承托板二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一和承托板二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铁一下端面和永磁铁二上端面均包裹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通过转轴安装在凹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凹槽、盲孔、弹簧以及支撑杆,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双承托板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无二次防护支撑结构,在液压支撑失效后驾驶室对人身生命构成巨大威胁的问题,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二次防护功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系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支撑杆进行隐藏的目的。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弧形板、永磁铁一、永磁铁二、安装板、圆孔以及弧形筒,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双承托板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在翻转过程中,内部的零件经常出现硬性碰撞,造成零件磨损较大,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问题,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内部相斥防止硬性碰撞的目的,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内部零件的磨损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橡胶垫,该设计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另添加了转轴,该设计便于支撑杆的旋转,本实用新型防硬性碰撞,安全系数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中隐藏式辅助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卡、中卡用双扭杆翻转驾驶室前悬装置中防硬性碰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隐藏式辅助支撑机构、2-承托板一、3-防硬性碰撞机构、4-连接板、5-承托板二、11-凹槽、12-盲孔、13-弹簧、14-支撑杆、31-弧形板、32-永磁铁一、33-永磁铁二、34-安装板、35-圆孔、36-弧形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玉减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玉减震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6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山车驾驶室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翼远程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