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翼快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2133.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4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田瑜;江文彦;朱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5/06 | 分类号: | B64C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王叶娟,胡晶 |
地址: | 2153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翼 结构 | ||
1.一种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翼中段,左尾翼尖,右尾翼尖及卡扣连接件;所述左尾翼尖和右尾翼尖分别通过所述卡扣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尾翼中段的左右两侧;
所述卡扣连接件包括公扣结构和母扣结构;所述尾翼中段设置所述公扣结构或母扣结构,所述左尾翼尖和右尾翼尖设置所述母扣结构或公扣结构;
所述公扣结构包括连接的身部和头部,所述头部的两侧向外突出;所述母扣结构包括出入口和位于出入口相对两边的左卡片、右卡片,且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相对所述出入口的远端相互靠近;所述出入口的开口度足以使所述头部进出,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所述远端能够在头部的突出两侧的挤压下弹性变形让位而使头部进出,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能够将进入的头部抱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尾翼尖、右尾翼尖的安定面部与所述尾翼中段的安定面部的对接位置设置有所述卡扣连接件;所述左尾翼尖的舵面部与所述尾翼中段的左舵面部的对接位置、及所述右尾翼尖的舵面部与所述尾翼中段的右舵面部的对接位置均设置有相互对位插接的凹凸配合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中段的左舵面部、右舵面部上均设置有凸块或凹槽,所述左尾翼尖的舵面部、所述右尾翼尖的舵面部上均设置有凹槽或凸块,所述尾翼中段的左舵面部、右舵面部与所 述左尾翼尖的舵面部、所述右尾翼尖的舵面部通过凸块插入凹槽中实现对接,以使所述尾翼中段的左舵面部、右舵面部能够带动所述左尾翼尖的舵面部、所述右尾翼尖的舵面部动作。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舵面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舵面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尾翼中段的安定面部上,用以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动作;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尾翼中段的左舵面部、右舵面部,在所述舵面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左舵面部、右舵面部动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尾翼尖、右尾翼尖的安定面部上还设置有定位块或定位槽,所述尾翼中段的安定面部的对应位置还设置定位槽或定位块,所述左尾翼尖、右尾翼尖的安定面部与所述尾翼中段的安定面部通过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实现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尾翼尖、右尾翼尖、尾翼中段的卡扣连接件位置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或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尾翼尖与所述尾翼中段内还具有连通的第一加强通道,所述第一加强通道内插设有第一加强杆,所述右尾翼尖和尾翼中段内还具有连通的第二加强通道,所述第二加强通道内插设有第二加强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中段的安定面部还固连有用于连接机身的尾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翼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从相对所述出入口的近端至远端逐渐相互靠近,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相对距离从近端至远端逐渐从大于所述头部的突出两侧的最外端间距变至小于所述头部的突出两侧的最外端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昊翔电能运动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1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飞行器主翼加强结构
- 下一篇: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尾杆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