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空间空调冷射流轨迹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0515.5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艳;代运天;吴根平;平良帆;刘中一;张留勇;杜艳斌;王宇琦;冷雷鸣;马会珍;秦玉飞;孙现伟;王飞虎;卫鹏飞;闫俊伟;田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18 | 分类号: | G01P5/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间 空调 射流 轨迹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大空间空调冷射流轨迹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空调作为室内环境的主要缔造者,对空调气流组织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怎么才能使空调送风以最合理的方式送入室内,实现不仅能够满足室内热舒适性要求还能达到节能目的,特别是对于大空间分层空调的设计尤为如此。目前,大空间建筑普遍采用水平侧送风的分层空调方式,以实现既保证工作区达到空调要求,又减少能耗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目前对非等温气流组织问题缺乏理论和试验方面的研究,只能通过半经验公式进行套用,这样也就忽略了很多问题,没有考虑高大空间复杂因素对冷射流轨迹的影响,不仅不利于气流组织的分布,也达不到节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空间空调冷射流轨迹的测量装置,对于探讨大空间的空调气流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大空间空调冷射流轨迹的测量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立杆,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两立杆之间的水平横杆,所述水平横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万向风速仪,每个所述万向风速仪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均与无纸记录仪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纸记录仪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的数据信号输入接口连接。
多个所述的万向风速仪非等间距间隔设置在所述水平横杆上。
所述两立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有效反映某一球形喷口的实际射流轨迹,相对于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射流轨迹相比,避免了理论计算由于受室内其他射流及室内环境影响导致的不准确现象,有益于大空间的分层空调设计,进而提高室内环境品质及室内人员热舒适度;并且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测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大空间空调冷射流轨迹的测量装置,包括下端设置有底座1的两立杆2,两立杆2之间活动设置有水平横杆3,水平横杆3上非等间距间隔设置有多个万向风速仪4,每个万向风速仪4的数据信号输出端均与同一个无纸记录仪5的数据信号输入端连接,无纸记录仪5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6的数据信号输入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过程简述如下:
对高大空间室内冷射流轨迹测量时,首先用热线风速仪检测安装在室内的球形喷口7的冷射流出口速度,用温、湿度测量仪测量室内的环境温、湿度,待球形喷口7的射流出口速度和温、湿度稳定后,然后进入下述测量工作:
测量时,首先将万向风速仪4布置最密的地方置于送风球形喷口7正前方,然后将水平横杆3沿两立杆2上、下每隔适当距离移动一次位置,完成该横截面的测量工作;最后将两立杆2前、后每隔适当距离移动一次位置,完成另一个横截面的测量工作;以此类推,完成球形喷口7整个射程内的测量工作。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所述无纸记录仪5每隔设定时间记录一次数据,记录多组数据,取平均值为该点的测量数据。计算机6将所有测点数据运用相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得到该球形喷口7的冷射流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0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磁阻式转速传感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风速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