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1568.0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9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谢保峰;杨玲;王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11/00 | 分类号: | B63B11/00;B63B2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客船是指专门用于运送旅客及其可携带行李和邮件的船舶。对兼运少量货物的客船也称客货船。客船多为定期定线航行,固又称为班轮或邮轮。根据SOLAS公约规定,凡载客超过12人均视为客船。客船的特点是具有多层甲板的上层建筑,设有完善的餐厅、卫生和娱乐设施,另配有足够的救生设备、消防设备和通信设备。有些客船还设置减摇装置以改善航行环境。客船的航速较高,一般为16-20节,大型高速客船可达24节左右。随着航船技术的发展,如今很多人会选择坐船旅行,客船大多航行在大江大河还有大海里,一旦客船出现安全问题,一套完善的逃生系统就会显得至关重要。很多客船都会配备各种逃生装备,但是真正发生了危险情况,需要的是照顾到每个乘客的安全,并且要迅速逃离客船,而现有的客船将逃生装置却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不便对逃生船进行定期的检修,容易发生逃生船存放室内部的金属因湿气生锈而降低逃生效率的问题,逃生效率低,安全系数低。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船舶逃生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逃生效率高的船舶逃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舶逃生装置,包括逃生船存放室,所述逃生船存放室的外侧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的外侧设置有防腐蚀涂层,所述逃生船存放室与所述电动阀门的连接处设置有耐磨橡胶垫,所述逃生船存放室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逃生船存放室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逃生船存放室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逃生船存放凹槽,所述逃生船存放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逃生船,所述逃生船存放凹槽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与所述逃生船的连接处设置有软垫,所述逃生船的一侧设置有紧固带,所述逃生船存放室与所述紧固带的一端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逃生船的另一侧设置有电动卡扣,所述逃生船存放室与所述紧固带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电动卡扣连接,所述逃生船的顶端设置有输气口,所述输气口与所述逃生船存放室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输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输气口的另一侧设置有除湿器,所述逃生船的一侧设置有充气口,所述输气口通过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口连接,所述充气口与所述充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漏阀门,所述充气口与所述防漏阀门的连接处设置有凹型密封垫,所述防漏阀门的一侧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除湿器,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
在上述的船舶逃生装置中,所述照明灯的外侧设置有防水保护罩。
在上述的船舶逃生装置中,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逃生船存放室内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垫。
在上述的船舶逃生装置中,所述逃生船存放室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上述的船舶逃生装置中,所述电动阀门和所述电动卡扣均与外置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电源提供电能,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照明灯的工作状态,进而便于对逃生船存放室进行定期的检修,通过湿度传感器便于感应逃生船存放室内部的湿度,并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进行处理,当逃生船存放室内部的湿度大于规定范围时,控制器会控制除湿器进行工作,进而方便对逃生船存放室的内部进行除湿,便于防止逃生船存放室内部的金属因湿气生锈而降低逃生效率的问题发生,在逃生时,通过打开电动卡扣和电动阀门,这时利用弹簧的弹性势能便于把逃生船弹出逃生船存放室,逃生船落入水中,这时通过输气口、充气管与充气口,便于对逃生船进行快速充气,进而船体上的人员便于快速逃离至逃生船上,逃生效率高,通过防漏阀门、凹型密封垫和单向进气阀,便于提高逃生船的密封性能,防止其漏气,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逃生船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进气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1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型”半潜式无人艇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船用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