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岩土钻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9647.2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斌;孙世家;徐紫腾;赵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宇斌;孙世家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岩土 钻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的岩土钻孔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岩土钻孔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中,人们时常需要利用钻孔设备在岩土层内开制深孔,包括倾斜孔。目前,常见的钻孔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持电钻,另一种是机载电钻。其中,机载电钻通常由钻孔机构和与之相配用的机动操控车组成。钻孔机构主要由直线导轨、托架、电机、减速机、托架锁定机构、钻头、钻头支架等构成。直线导轨为矩形结构件,其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直线轨道;托架由平板及其滑动导向件等组成,它位于直线导轨上部,两者间通过滑动导轨副相联接;电机与减速器固定在托架的上面,并使电机动力输出轴与减速机动力输入轴之间传动联接;托架锁定机构设置在直线导轨的后端部,主要由带有棘轮的卷筒、棘爪,以及连接于卷筒与托架之间的钢丝绳构成;钻头支架安装在直线导轨的前端,即钻头进给方向一端,用以对钻头提供支撑;应用中,钻孔机构固定安装在机动操控车的移动臂上,操控移动臂的液压驱动系统,即可控制钻孔机构的钻孔角度及钻头进退。现有的钻孔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利用手持电钻开制倾斜孔时,钻孔角度完全依靠操作者手工控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钻孔位置精度也较低。利用机载钻机钻制倾斜孔时,不仅设备投资大、使用成本高、操作及维护比较麻烦,而且由于设备庞大,也难以在室内等狭小空间中实施钻孔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为人们提供一种便携式岩土钻孔机,以便在钻制倾斜孔过程中,既能保证钻孔精度和施工效率,又能减少设备投资和使用成本、便于操作和维护,并能在室内等狭小空间中作业,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钻孔机构,其特点是组成该机构的直线导轨的下部设置机座,机座前端与直线导轨前端铰连接,机座与直线导轨之间设置钻角调控部件,该部件这样构成:在所述机座左右各侧分别设置一个弧形棘齿条,并使两者位置对称,直线导轨左右各侧分别设置一个棘爪,并使该各棘爪分别与其同侧的所述棘齿条相配用,彼此组成棘轮机构。
上述直线导轨后端部设置钻角调控扶手。
上述机座前、后端部两侧下面分别设置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实现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具有钻角调控功能,能使钻头保持定向进给,因而它与手电钻相比,在钻制深孔,特别是钻制倾斜孔时,既可省时省力,又能提高钻孔精度。2、由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机动操控车,因而与机载钻机相比,既能大幅度减少设备投资和使用成本、方便操作和维护,又能满足室内等狭小空间内的作业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现有技术的钻头支架1、钻头2、直线导轨4、减速机7、电机8、托架和托架锁定机构。其中,托架分别由平板10及其左右滑轨20,以及位于平板前部左右外侧部的滑动导向件6和位于平板后部左右外侧部的滑动导向件9组成;托架锁定机构分别由固定座15、带有棘轮的卷筒13及其转动施力摇把12、棘爪14、钢丝绳11组成。其中,卷筒13铰接在固定座15上;棘爪铰接在直线导轨4上。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点在于直线导轨4的下部设置了机座17,该机座位矩形结构件,其前端与直线导轨4的前端之间通过销轴19铰连接,并在机座与直线导轨之间设置了钻角调控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机座左右各侧分别设置一个弧形棘齿条3,并使两者位置对称;在直线导轨4左右各侧分别设置一个棘爪5,并使该各棘爪分别与其同侧棘齿条相配用,彼此组成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构成所述钻角调控部件。
为方便使用者调整钻角α,本实用新型还在直线导轨4的后端设置钻角调控扶手16。当然,不设置该扶手,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使用。
为了便于机座17与地面固定,机座前后端两侧下面固定设置了定位板18,即带有定位孔的板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利用施工中常用的“钎子”插入定位板的定位孔中,再将钎子打入地面内,即可达到目的。当然,不设置定位板,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宇斌;孙世家,未经李宇斌;孙世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9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储能自发电自走式修井机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自钻式锚杆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