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阳台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6432.5 | 申请日: | 2017-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4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吕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旭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E04F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6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逃生 功能 阳台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阳台护栏。
背景技术
现有阳台护栏的基本结构都是由金属立柱,金属立柱下端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阳台基础结构上,上端与扶手连接,阳台护栏是家居中十分重要的防护设施。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家居生活一般为高层建筑,所以逃生一般需要由楼梯经过,而在一些火灾现场,经常会因为大火封闭了正门导致室内人员无法逃生,从而在第一时间完成自救,这也是事故伤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阳台作为事故现场的第二个通道往往得不到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阳台护栏,解决了市场上的阳台护栏不具备逃生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阳台护栏,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子和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杆,所述第三固定柱的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卡接有设置在套管内壁的卡环,所述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销,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插销卡接在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柱的表面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绕盘,所述绕盘的表面缠绕有钢索。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的高度为1.2-1.4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杆以10厘米为间距等距离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杆以10厘米为间距等距离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绕盘上固定连接有轮盘。
优选的,所述钢索的长度为5-8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阳台护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固定柱、环槽、套管、卡环、轴承、绕盘和钢索,达到了在室内出现险情而室门无法通过时,可以将护栏打开,并将钢索放下,使室内人员直接转移至地面或通过钢索进入到下层的住户内,再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转移,避免了出现危险时,人员被困死在室内的情况,提供了一条新的紧急通道,降低了险情出现时的伤亡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固定柱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柱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柱、2第二固定柱、3第三固定柱、4横杆、5第一连接杆、6第一挡杆、7环槽、8套管、9卡环、10第二连接杆、11第二挡杆、12插销、13凹槽、14轴承、15绕盘、16钢索、17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阳台护栏,包括第一固定柱1、第二固定柱子2和第三固定柱3,第一固定柱1、第二固定柱2和第三固定柱3的高度为1.2-1.4米,第一固定柱1、第二固定柱2和第三固定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4,第一固定柱1与第二固定柱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5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杆6,第一挡杆6以10厘米为间距等距离设置在第一连接杆5上,第三固定柱3的表面开设有环槽7,环槽7内卡接有设置在套管8内壁的卡环9,套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杆11,第二挡杆11以10厘米为间距等距离设置在第二连接杆10上,第二连接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销12,第二固定柱2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3,插销12卡接在凹槽13内,第二固定柱2的表面套接有轴承14,轴承14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绕盘15,绕盘15上固定连接有轮盘17,绕盘15的表面缠绕有钢索16,钢索16的长度为5-8米,现代住房高度一般为3米每层,钢索16的长度应至少可以进行三个楼层的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旭,未经吕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6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