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用消光管及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0004.1 | 申请日: | 201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7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毅军;丁龙;严崇源;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北部新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消光纹 消光 光学通道 本实用新型 管体内壁 光学系统 间隔管 杂散光 管体 医疗器械领域 光学镜体 管结构 螺旋环 漫反射 管内 成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消光管及内窥镜。该消光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壁设置有消光纹,所述消光纹沿管体周向环设或沿管体内壁螺旋环设;该内窥镜包括间隔管和光学通道管,所述光学通道管内安装有光学镜体,所述间隔管和光学通道管均采用所述消光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消光纹消除杂散光对光学系统的影响,使得光学系统内部的杂散光经消光纹产生漫反射逐渐消失,提高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消光管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以实现观察。如肠镜、胃镜、椎间孔镜、神经外科内窥镜等的医用内窥镜,在使用时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因此内窥镜的成像质量十分重要。在现有的医用内窥镜中,尤其是椎间孔镜,安装有一些如间隔管、光学通管等管道类结构的零部件,而目前椎间孔镜中的间隔管和光学通道管的内壁为光滑表面,并且未进行表面处理,不利于消除杂散光对光学系统的影响,影响成像质量,光学系统内部杂散光无法产生漫反射逐渐消失,影响了内窥镜的光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消光管及内窥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窥镜的管道类结构零部件的内壁面消除杂散光困难、内窥镜光学系统内部杂散光无法产生漫反射逐渐消失、成像质量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消光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壁设置有消光纹,所述消光纹沿管体周向环设或沿管体内壁螺旋环设,所述消光纹为沿管体内壁设置的内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消光纹消除杂散光对光学系统的影响,使得光学系统内部的杂散光经过漫反射逐渐消失,提高成像质量。
进一步,所述内凹结构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内凹结构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弧形结构为半弧形。
进一步,所述内凹结构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内凹结构为螺纹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消光纹的多个内凹结构为方形结构、弧形结构、三角形结构和螺纹式结构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结构的组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同结构类型的内凹结构均能使杂散光产生漫反射然后逐渐消失,结构形式多样化,消光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消光纹上设有消光层,提高消光性能,改善成像质量。
一种内窥镜,包括间隔管和光学通道管,所述光学通道管内安装有光学镜体,所述间隔管和所述光学通道管均为上述消光管。
该内窥镜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消光管消除内窥镜光学系统的杂散光,使得光学系统内部的杂散光经过消光纹漫反射后逐渐消失,提高了内窥镜的成像质量,改善了内窥镜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学镜体与光学通道管的安装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管体;
2 消光纹;
3 光学通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0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壳体内腔密封结构
- 下一篇:内窥镜用光学结构及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