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7621.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极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K15/00;B62K19/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电动车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市面上的电动直行车一般是通过一根横杆将电动自行车把立和鞍座连接杆连接起来,整车的稳定性不够高,承重质量不高,车载装物篮或装物袋安装在车把上,当放置在装物篮或装物袋中的物件比较重的时候,车把容易晃动,不好把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的把立和鞍座只用单一的连接管连接,造成整车的稳定性不高,承重能力不够大,车载装物篮或装物袋安装在立把上,当放置比较重的物品时造成车把晃动,不好把控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折叠把立、前轮、后轮、减震装置、定制装物袋和电池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第一平衡支架、第二平衡支架、前连接块、中连接块和后连接块,前连接块、中连接块和后连接块连接在第一平衡支架、第二平衡支架之间,车架的一端与折叠把立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后轮的车轴上,所述第一平衡支架和第二平衡支架是管壁厚度为5mm的扁管;折叠把立穿过车架的中连接块和前连接块固定在减震装置的上端,减震装置的下端安装在前轮上,电池仓安装在后连接块后面、第一平衡支架和第二平衡支架之间,定制装物袋可拆卸的挂扣在第一平衡支架、第二平衡支架、中连接块和后连接块之间。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车架中的第一平衡支架和第二平衡支架相互平行,前连接块与第一平衡支架和第二平衡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中连接块固定在第一平衡支架和第二平衡支架的第一个弯曲处,后连接块固定在第一平衡支架和第二平衡支架的第二个弯曲处。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液压前叉和倒三角,液压前叉的一端与倒三角固定连接,另一端用螺母固定在前轮的轮轴的两端。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折叠把立包括折叠立管和折叠把手,折叠立管的一端固定在减震装置的倒三角上,另一端固定在折叠把手上。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折叠立管包括上立管、下立管、折叠把立中组件和折叠把立下组件,上立管的一端固定在折叠把手上,另一端连接折叠把立中组件,下立管一端安装在减震装置的倒三角上,上立管和下立管通过折叠把立中组件和折叠把立下组件相互配合连接。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折叠把手包括把手、把立套件和把手连接件,所述把立套件套装在上立管的一端,把手通过把手连接件与把立套件连接。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把手连接件包括折叠把手内组件和折叠把手外组件,所述折叠把手外组件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把手内组件与把立套件固定连接,且折叠把手内组件和折叠把手外组件相互配合连接。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折叠把手上还包括控制仪表,控制仪表显示参数为电池的剩余电量、行驶路程和行车速度。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定制装物袋包括布袋和固定在布袋上的挂钩。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还包括脚踏、鞍座和脚撑,脚踏安装在车架前端的外侧面上,脚撑安装在车架后端,鞍座安装在车架的后连接块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通过改变传统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结构,采用了两根互相平行且管壁厚度为5mm的扁管和三个连接块组成的车架,大大增加了车身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整车的载重质量达150kg,比一般的电动自行车的载重100kg要高出很多,而且车架的镂空设计提供了一个放置装物袋的空间,避免了一般电动自行车在车把上放置装物袋或装物篮放置物品导致的车把晃动不稳,不好把控的问题;折叠立管和折叠把手能够折叠放置,减少了放置该自行车占用的空间,整车结构简单,美观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极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极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7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