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式施工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7442.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涛;高天;王文通;胡鹏;蔡增;高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整体 提升 施工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展和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和办公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发展迅猛,主体结构施工时,电梯井是一个安全事故易发点。钢筋混凝土电梯井内部支模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电梯井内扎设井落地式或悬挑式满堂脚手架,立杆采用搭接方式随电梯井道施工上升,并自底至顶设置连续贯通的十字交叉剪刀撑。这样施工不利于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且搭设、拆除不方便,还占用了大量的架杆和扣件,不经济。而钢管架体随着总高度的不断升高,稳定性不断减少,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式施工操作平台,要解决现有操作平台施工安全性低、搭设和拆除不便及无法整体提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式施工操作平台,包括搭在电梯井内的脚手架,所述脚手架的底端通过基座与基础结构连接;所述基座包括间隔连接在基础结构上的一对可抽插底撑、间隔连接在可抽插底撑顶面的脚手架固定杆以及连接在可抽插底撑底面两端的限位杆;所述可抽插底撑包括套管以及穿插在套管内的插杆,所述插杆为两根、插在套管的两端,所述插杆的两端设有抽提拉环;所述脚手架的底端套接在基座的脚手架固定杆内。
优选的,所述可抽插底撑的套管由两根槽钢槽口相对满焊连接而成,所述插杆为H型钢或工字钢;所述套管的上、下表面沿焊缝间隔焊接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套管和插杆之间通过7形限位杆件和L形限位杆件连接固定;
所述7形限位杆件的竖向短杆与插杆的腹板焊接连接、竖向长杆与L形限位杆件的水平杆焊接连接;所述L形限位杆件的竖直杆与套管内壁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壁内侧两端设有一对吊装拉环、且向套管中部倾斜设置;所述吊装拉环呈几字形、底端水平向内弯折焊接在套管的底面。
优选的,一对所述可抽插底撑底面之间间隔连接有加强杆。
优选的,所述抽提拉环包括圆缺形的套环、垂直连接在套环一端的L形连杆以及连接在套环另一端与连杆的水平段中部的斜杆;所述连杆的水平段的端部通过Ω形卡件螺栓连接在插杆的端部,且所述连杆的竖直段和套环设在Ω形卡件的两侧;所述套环套接在预埋在基础结构上的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脚手架包括套接在基座的脚手架固定杆上的四根立管、沿立管高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水平操作层架、连接在底部相邻两操作层架之间的斜撑以及连接在相邻两立管之间的剪刀撑;所述水平操作层架包括通过扣件与立管连接的一组横向水平杆以及垂直连接在横向水平杆上的一组纵向水平杆;每相邻三层水平操作层架间设一组剪刀撑。
优选的,所述脚手架搭设高度不超过12m。
优选的,底部所述水平操作层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两端通过可调顶托和垫块顶紧在基础结构上;所述顶托包括丝杆、螺栓套接在丝杆上的翼形螺母以及连接在丝杆一端面上的U形卡板;所述丝杆的一端插接在横向水平杆内、并通过翼形螺母卡固,另一端通过U形卡板与垫块卡固连接;所述垫块的外端面与基础结构顶固。
优选的,对应设置在施工层位置的水平操作层架上铺设有封堵板,对应设置在非施工层位置的水平操作层架的两侧铺有踏脚板;所述封堵板包括封堵板模板以及均匀间隔连接在封堵板模板底面的封堵板垫楞;所述踏脚板包括踏脚板模板以及均匀间隔连接在踏脚板模板底面的踏脚板垫楞。
优选的,最上部的铺设有封堵板的水平操作层架的两侧与基础结构之间连接有安全网兜;所述安全网兜的一侧绑扎在水平操作层架的纵向水平杆上、另一侧绑扎在预埋在基础结构中的预埋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基座的可抽插底撑由套管和插接在其内的插杆组成,具有伸缩性,满足于不同尺寸电梯井筒,并通过在内部焊接限位杆件固定,形成稳定基座,成为稳固的支撑脚手架的受力构件;插杆的两端设有抽提拉环,用于操作平台吊装后基座抽出着力部位;连接在套管上的脚手架固定杆保证基座上部的脚手架不发生位移,造成架体失稳;连接在插杆两端的限位杆可保证基座稳固,不发生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7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