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3765.4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钱金松;毛慧齐;徐燕明;刘小伟;徐月萍;张志忠;洪红卫;吴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恒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
背景技术
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现有技术中的转向节多采用“羊角”,这种转向节存在着易断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节,该转向节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提高了汽车转向节的强度并保持转向精准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转向节本体为两个侧边和底边围成的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的中心设置有镂空部,两条侧边相交的角为转向节本体的顶角,侧边与底边相交的角为转向节本体的底角,转向节本体的顶角处设置有铰轴孔,转向节通过铰轴孔铰接固定在发动机固定支架上,转向节本体的两个底角其中一个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凸出转向节本体的表面,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向块,转向节本体的另外一个底角处设置有弧形缺口,转接节通过弧形缺口卡接在转向节臂上。
所述转向节本体的两个侧边中,一个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另外一个为内凹的弧形。
转向节本体的底边也为向内凹的弧形。
镂空部由上下两条弧形边围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通过该专门设计的转向节,该转向节具有较高的强度,不会轻易发生断裂,并且能够将转向节臂的转动完全传导到转向轮胎上,从而使得使用该转向节的汽车具有转向精准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节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转向节,包括转向节本体,转向节本体为两个侧边1和底边7围成的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的中心设置有镂空部8,镂空部8由上下两条弧形边围合而成,转向节本体的两个侧边中,一个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另外一个为内凹的弧形,转向节本体的底边7也为向内凹的弧形。
两条侧边1相交的角为转向节本体的顶角,侧边与底边相交的角为转向节本体的底角。
转向节本体的顶角处设置有铰轴孔2,转向节通过铰轴孔2铰接固定在发动机固定支架上,转向节可绕铰轴孔2自由转动,转向节本体的两个底角其中一个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凸出转向节本体的表面,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向块6。转向节本体的另外一个底角处设置有弧形缺口5,转接节通过弧形缺口卡接在转向节臂上。
转向节臂转动带动转向节绕铰轴孔2转动,从而带动转向块6旋转。由于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通过该专门设计的转向节,能够将转向节臂的转动完全传导到转向轮胎上,具有传导精准的特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变化和组合,并且认为这种修改、变化和组合是在独创性思想的范围之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恒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衢州恒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3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