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人身份认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5835.1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8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财;杨培凝;谢宛冰;杨金月;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识别 驾驶人 身份 认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领域,涉及到一种驾驶人身份认证系统,特别涉及到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人身份认证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对汽车防盗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很多已经广泛应用在各大国产汽车厂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沈峥楠,江浩斌,马世典提出在生物识别和嵌入式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汽车防盗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以微控制器为主控单元核心,外接指纹模块、RFID模块的新型车辆防盗系统,利用人体指纹特征的唯一性和不变性,设计防盗策略。以“知豆牌”纯电动汽车为目标车型,对所设计原型系统开展实验室测试和装车试验及改进。结果表明车辆防盗系统设计合理,方案可行,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从而改变了以往单一使用机械钥匙对车辆进行解锁启动的情况。
但在现有技术当中,往往仅是单纯的引入生物识别技术,利用生物识别技术鉴别驾驶车辆人员的具体身份,而非继续根据其鉴别结果进行其他进一步的积极动作。
如公开号为“CN202645195U”的现有专利文件中介绍的一种汽车指纹锁,仅仅是利用指纹锁简单的替换现有的机械锁。
如公开号为“CN102752359A”的现有专利文件中介绍的一种远程客服协助式汽车指纹识别认证方法及其系统,是在利用车辆中的指纹锁采集指纹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远端客服对指纹信息进行识别和认证,达到控制车辆开启的目的。
如公开号为“CN105652765A”的现有专利文件中介绍的一种指纹识别疲劳驾驶的GPS监控通信系统,其涉及到生物识别的核心目的亦是在于用于鉴别驾驶人身份以及开启车辆。
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当中,生物识别仅仅是用于简单替换现有的机械锁,并没有根据其特有属性,进一步开发其他深入功能。
在现有的交管体制中,交管部门将重心放在机动车的管理上,而弱化了对驾驶人的管理,忽视了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对应关系,从而出现了两大问题:无证驾驶、车辆违规肇事而无法确定驾驶人。
当交通警察在非现场,根据交通技术监控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确定违规机动车,对违法的机动车驾驶人处相应罚款和扣分,由于交管部门无法确定驾驶人具体身份,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滋生了买分,卖分的违法现象,严重扰乱了现有的处罚机制。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人身份认证系统,对克服无证驾驶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并且能够在疑似强行认证的情况下及时报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驾驶人身份认证系统,包括指纹识别控制系统、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以及中心控制电子系统;
所述指纹识别控制系统包括指纹采集模块、身份认证模块以及参比校验模块,其中所述参比校验模块包括预设数据库;
所述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包括报警系统核心控制模块,所述报警系统核心控制模块分别与时钟、复位电路、CAN接收器以及CAN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中心控制电子系统包括电子系统核心控制模块和车辆发动系统连接端口。
本技术方案中,指纹识别控制系统用于采集、对比以及获取指纹结果,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用于在未通过指纹认证后进行报警,中心控制电子系统用于以指纹结果对汽车运行状态作选择性控制。
其中参比校验模块中的预设数据库中,事先保存登记用户的一系列信息,包括对应的驾驶证编号、机动车车牌号等,该系列信息与登记用户的指纹信息预设关联。
车辆进入开启阶段。当驾驶人欲进行指纹识别判断时,指纹采集模块识度结果与预设数据库中预设信息合成,当识别度相符时,输出“指纹匹配”并将指令传送中心控制电子系统,控制车辆正常连通;当识别度不相符时,输出“指纹不匹配”,车辆停滞在切断状态;若重复多次进行指纹识别判断且输出指令均为“指纹不匹配”,重复次数预设定值如i≥10(次),排除系统误差,判定车辆所处状态,指纹识别控制系统向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发送“报警”指令,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发出报警。简单的可以看做指纹识别控制系统与中心控制电子系统串联,控制汽车发动停滞状态;同时,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并联,作为分支结构,以指纹识别结果为基准,解决车辆盗窃报警问题。
优选地,所述指纹采集模块包括指纹采集器,所述指纹采集器的种类为光学指纹采集器、热敏传感式指纹采集器或生物射频指纹采集器。各种采集器具有自身的优缺点,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采集器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5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