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4928.2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1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豫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7230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有机化学 光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含碳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 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含碳物质的化学。
但在现有的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设计不够合理,反应时,常出现因为反应试剂混合不均匀,导致反应效果不好,以及因为反应时产生热量,温度高影响反应进行,反应装置不便移动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种器材的需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金属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冷却液容器,所述装置主体顶端设有反应液容器、开关按钮、反应器和冷却液容器,且所述反应液容器、开关按钮、反应器和冷却液容器均嵌入设置在装置主体中,所述反应液容器内设有搅拌器,且所述搅拌器嵌入设置在反应液容器内,所述搅拌器底端设有加热器,且所述加热器嵌入设置在反应液容器内,所述反应液容器顶端设有反应液入口,且所述反应液入口嵌入设置在反应液容器中,所述反应液入口一侧安装有反应泵,且所述反应泵嵌入设置在反应液容器中,所述反应液容器与反应器通过反应泵紧密焊接,所述反应器底端设有金属层,且所述金属层嵌入设置在反应器中,所述反应器内设有玻璃层,且所述玻璃层嵌入设置在反应器内,所述玻璃层内安装有紫外线灯管,且所述紫外线灯管嵌入设置在玻璃层内,所述玻璃层一侧设有隔离层,且所述隔离层嵌入设置在反应器中,所述隔离层外设有发散孔。且所述发散孔贯穿设置在隔离层中,所述冷却液容器顶端设有冷却泵,且所述冷却泵嵌入设置在冷却液容器中,并与反应器紧密焊接,所述装置主体底端设有辅助箱,且所述辅助箱与装置主体紧密焊接,所述辅助箱侧面设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嵌入设置在辅助箱中,所述蓄电池侧面设有充电口和指示灯,且所述充电口与指示灯均嵌入设置在蓄电池中,所述反应液容器和反应器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辅助箱底端安装有支撑柱,且所述支撑柱与辅助箱紧密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底端安装有滑动轮,且所述滑动轮与辅助箱通过支撑柱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一侧设有警报器,且所述警报器嵌入设置在辅助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内设有冷凝管,且所述冷凝管嵌入设置在隔离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嵌入设置在反应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箱底端设有排液口,且所述排液口嵌入设置在辅助箱中,并通过装置主体与反应器紧密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金属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采用多功能操作方式,通过反应液容器、反应器和滑动轮共同作用下,解决了原有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设计不够合理的问题,由于该种金属有机化学光反应装置设有搅拌器,很好的解决了反应时反应试剂混合不均匀的问题,而且该种光反应装置安装有冷凝管,可以控制反应时的温度,保障反应稳定进行,并且该光反应装置还设有滑动轮,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液容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辅助箱;3-支撑柱;4-滑动轮;5-警报器;6-排液口;7-开关按钮;8-充电口;9-指示灯;10-反应液容器;11-反应泵;12- 反应器;13-温度传感器;14-冷却泵;15-冷却液容器;16-金属层;17-反应液入口;18-加热器;19-搅拌器;20-玻璃层;21-发散孔;22-冷凝管;23- 隔离层;24-紫外线灯管;25-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4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