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防盗电瓶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6883.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熟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伊耐克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00 | 分类号: | E05B6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11425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防盗 电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防盗电瓶锁。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车的电瓶通常放置在电动车座位下方,为防止电动车电瓶被盗,通常的做法是将电动车上放置电瓶的电瓶仓锁住,但是该种电瓶锁的保护力度较小,盗窃者盗窃电瓶时,只需将电瓶仓的锁打开即可。为增加电动车电瓶的防盗性能,需要对电瓶进行一定的保护,现有的电动车防盗电瓶锁,其仍旧停留在利用钥匙开锁的阶段,但是带有锁孔的锁对于盗窃者来说,开锁并不困难,且开锁过程不易引人注意,导致盗窃者越来越猖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防盗电瓶锁存在的防盗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车防盗电瓶锁,包括U型锁梁及锁体;所述U型锁梁套设于电动车电瓶把手与电动车电瓶仓固定环上,并与所述锁体内部的锁芯连接,使所述U型锁梁与所述锁体锁紧;还包括:用户指纹读取装置、控制器及报警装置;所述用户指纹读取装置设置于所述锁体外壁,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锁体内部,所述用户指纹读取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当通过所述用户指纹读取装置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本地的预存指纹信息不符时,驱动所述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提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用户信息输入设备及显示屏;所述用户信息输入设备与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锁体外壁,所述用户信息输入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用户将个人信息通过用户信息输入设备输入到控制器内,控制器将输入信息转换后传输至显示屏,显示用户个人信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U 型锁梁内壁,所述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当振动传感器检测的数值大于所述控制器内设定的振动值后,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摄像装置及存储设备,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所述锁体的外壁,所述摄像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存储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摄像装置的采集端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存储设备存储起来,当需要查看采集的图像时,控制器控制显示屏将存储设备中存储的图像进行显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锁体的外壁,所述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摄像装置的控制端连接,当光敏传感器检测的数值大于所述控制器内设定的亮度值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摄像装置开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89C5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传感器的型号为MLV-9268。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装置为语音报警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装置为微型电子放大摄像头,所述微型电子放大摄像头的型号为C2670;所述存储设备为硬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敏传感器的型号为LXD/GB3-A1DPS,所述用户指纹输入设备为按键。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车防盗电瓶锁,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车防盗电瓶锁,利用用户指纹读取装置实现指纹开锁,只有车主本人才能开启电瓶锁,将电锁取下进行充电或者其他操作,从而有效避免了电瓶被盗的风险。而一旦盗窃者存在着侥幸心理,试图通过指纹直接开锁时,只有不是车主本人的指纹,将会发出报警,引起周围人或者车主注意,即使制止盗窃行为。
车主可以通过用户信息输入设备将个人信息输入到控制器中,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当盗窃者偷盗电瓶时,周围人发现情况后可以进行信息确认,大大降低了盗窃者偷盗电瓶的成功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防盗电瓶锁,包含报警装置,当偷盗者试图以强硬的手段拆除电瓶锁时,U型锁梁上设置的振动传感器会接收到振动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当振动传感器检测的数值大于控制器内设定的振动值时,控制器会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引起电动车周围人的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伊耐克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伊耐克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关门闭锁的操作孔挂锁
- 下一篇:进退联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