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生命体征检测功能的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5694.5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国;李伟;陈忠达;张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A61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生命 体征 检测 功能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生命体征检测功能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人的随身音响的象征。手机耳机分为两种标准:OMTP标准通常被叫做国家标准,CTIA被称为国际标准。耳机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从结构上功能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从佩带形式上分类则有耳塞式,挂耳式,入耳式和头戴式;从佩戴人数上分类则有单人耳机和多人耳机;从音源上区别,可以分为有源耳机和无源耳机;有源耳机也常被称为插卡耳机。
耳机价格范围在几元——数十万人民币不等,普通的价格一般在20人民币左右,稍微好些的价格在400人民币左右,如果是头戴式的话通常价格要高些。顶级的耳机,比如一些顶级品牌生产的限量版耳机其价格可以到数万人民币以上。
因为离自己太近,所以被忽视,耳机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现实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耳机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都少不了耳机。耳机从实用新型到现今,也随着人们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着。
随着时间的发展,耳机产品从最早的两个小音箱挂在耳边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不论是耳机的种类还是佩戴方式,甚至到核心的发音单元,都有了很多的改变。
但是,现有的耳机功能单一,而且容易遗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生命体征检测功能的耳机,包括:耳机及耳机收纳组件,其中:
所述耳机包括听筒、耳机线以及插头;
耳机收纳组件包括收纳筒、收纳盖、转轴、以及外挂线;所述收纳盖套设于所述收纳筒上;
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收纳筒的中心处,所述耳机线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耳机线缠绕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听筒安置于所述收纳盖中;所述插头安置于所述收纳筒中;所述外挂线固定在所述耳机线上;
所述听筒包括壳体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为薄膜状,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的生命体征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贴附于所述听筒的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支撑层,其贴附在所述壳体上;
敏感材料层,其形成于所述支撑层的上表面;
电极层,包括至少两条从敏感材料层或敏感材料层表面引出的电极;
及保护层,其形成于所述敏感材料层的上表面或敏感材料层的上表面及电极层位于敏感材料层的上表面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由两个独立的转轴构成;所述耳机线的中间处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与支撑层共同包裹所述敏感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筒与收纳盖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收纳筒远离所述收纳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耳机线分别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通信模块。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生命体征检测功能的耳机,包括:耳机及耳机收纳组件,所述耳机包括听筒、耳机线以及插头;耳机收纳组件包括收纳筒、收纳盖、转轴、以及外挂线;所述收纳盖套设于所述收纳筒上;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收纳筒的中心处,所述耳机线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耳机线缠绕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听筒安置于所述收纳盖中;所述插头安置于所述收纳筒中;所述外挂线固定在所述耳机线上;所述听筒包括壳体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为薄膜状,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的生命体征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贴附于所述听筒的壳体上。通过设置收纳筒和收纳盖,能够将耳机收纳起来,防止遗失,同时,利用耳机贴附皮肤使用的特点,在耳机壳体上设置检测装置,能够有效的检测人体生理参数,丰富了耳机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5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