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转运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4265.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德威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转运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的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转运小车。
背景技术
在减振器装配过程中,其装配工艺流程多且复杂,需要转运减振器总成,在传统料架转运中,其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度高,并且减振器外表面容易发生碰撞和刮伤,会影响减振器的质量,甚至会导致减振器的漏油,同时摆放凌乱,不便工人作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人安全。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减振器转运特殊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器转运小车,减振器定位稳定,保证减振器不刮伤、损伤和掉落,提高转运效率;通用性好,能够满足多种型号减振器的转运,同时能够满足多种装配工艺(储油、压装等)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振器转运小车,包括车架体,所述车架体由第一层框架和第二层框架组成;所述第一层框架包括下底板和下框架,所述第二层框架包括上支板和上框架;所述第一层框架和第二层框架通过立柱连接。
所述下底板的底部设有脚轮;所述上支板的一端设有推拉扶手;所述上支板上设有多排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一侧设有辅助定位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为塑料管或钢筋立柱;所述定位管用于支撑减振器的底部,塑料管或钢筋立柱用于固定减振器底部的支架,有效防止减振器倾倒。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定位管的对应斜边成45°方向设有塑料管或钢筋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立柱为多根钢筋组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底板的底部四角处设有脚轮,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底板和上支板为钢板或铝合金板;所述定位管为钢管或铝合金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框架的四角处焊接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焊接设置上框架。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框架的四周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为钢板或铝板,以防注油过程中漏油。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底板与下框架焊接固定,所述上支板与上框架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上框架由铝合金或钢制L梁焊接而成。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转运小车,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简单,大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2)减振器转运小车的万向脚轮,大大转运效率,可以在车间随意转弯;(3)减振器转运小车其通用性好,能够同时转运多种型号的减振器;(4)减振器转运小车防止注油过程中漏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安装塑料管的上支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钢筋立柱的上支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层框架,2、第二层框架,3、定位管,4、辅助定位装置,5、侧板,6、推拉扶手,7、脚轮,8、立柱;
11、下底板,12、下框架,21、上支板,22、上框架;
41、塑料管,42、钢筋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减振器转运小车,包括车架体,所述车架体由第一层框架1和第二层框架2组成;所述第一层框架1包括下底板11和下框架12,所述第二层框架2包括上支板21和上框架22;所述第一层框架1和第二层框架2通过立柱8连接。
所述下底板11的底部设有脚轮7;所述上支板21的一端设有推拉扶手6;所述上支板21上设有多排定位管3,所述定位管3的一侧设有辅助定位装置4。
所述辅助定位装置4为塑料管41或钢筋立柱42;所述定位管3用于支撑减振器的底部,塑料管41或钢筋立柱42用于固定减振器底部的支架,有效防止减振器倾倒。
如图3、图4所示,在所述定位管3的对应斜边成45°方向设有塑料管41或钢筋立柱42;所述钢筋立柱42为多根钢筋组成。
所述下底板11的底部四角处设有脚轮7,所述脚轮7为万向脚轮。
所述下底板11和上支板21为钢板或铝合金板;所述定位管3为钢管或铝合金管。
所述下框架11的四角处焊接设有立柱8,所述立柱8上焊接设置上框架22。
所述上框架22的四周设有侧板5;所述侧板5为钢板或铝板,以防注油过程中漏油。
所述下底板11与下框架12焊接固定,所述上支板21与上框架22焊接固定;所述下框架12、上框架22由铝合金或钢制L梁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德威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德威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4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