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3433.X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5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笑;李博;赵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排 座椅 骨架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强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已成为评定汽车好坏的重要指标。其中GB15083行李箱侵入法规已明确了对行李箱安全性的评定方法。根据GB15083行李箱侵入强度标准,试验后,后排座椅靠背位移需小于后排座椅R点向前100mm,且后排座椅头枕位移需小于后排座椅R点向前150mm;后排座椅各个安装点主要结构件不能出现撕裂。为保证行李箱侵入满足要求,通常使用后排座椅靠背的左右两端以及中间共五个安装点来有效分配后排座椅靠背的承载力值。
后排座椅靠背骨架下端中部通常使用织带直接连接在底板上,由于装配原因,织带不能直接拉直(会与后排座椅泡沫相干涉),而是处于松弛状态,这就使得后排座椅在进行行李箱侵入试验时,织带晚于后排座椅靠背左右两端安装点受力。试验初期,中间织带不承受力值,冲击力分别传递到靠背左右两端共四个安装点处,直到后排座椅骨架有一定的位移后,中间织带才参与承受力值,此时靠背左右两端安装点可能会已经因为过载而出现了局部失效,失效态势继续扩大,最终导致各安装点失效,后排座椅位移超出标准值。更甚者,两端因受力超过自身限值而发生变形或撕裂时,织带才开始承受力值。这种力的不合理分配,最终导致行李箱侵入不满足法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加强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结构,该结构可使织带处于拉直状态,而非松弛状态,从而保证织带在行李箱侵入试验一开始就参与受力,使后排座椅靠背左右两端以及中间共五个安装点可以有效分配承载力值,使得每个安装点都无需过设计,即可通过GB15083行李箱侵入法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的加强结构,关键在于,所述后靠背骨架的下端横管上设有“U”型钢丝,所述“U”型钢丝的顶端使用CO2焊接在下端横管上分设在织带的两端;所述“U”型钢丝为两根,对称设在下端横管的径向两侧,所述的两根“U”型钢丝的柄部相对弯折使它们的柄部互相交叉成“X”型,所述的两根“U”型钢丝的底部都与所述下端横管平行,所述织带绕过所述两根“U”型钢丝的底部呈拉紧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U”型钢丝以CO2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下端横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U”型钢丝为Φ6“U”型钢丝。
进一步地,所述“U”型钢丝的材料为20#钢。
通过在后靠背骨架的中间横管上的织带处增加两根“U”型钢丝,本实用新型具有了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此结构,可以使织带处于拉紧状态,从而有效地分配后靠背骨架的五个安装点的承载力值,使后排座椅靠背受力更为平稳;2、此结构对于后排座椅骨架有一定的加强作用;3、避免织带与后排座椅泡沫干涉;4、开辟了一种行李箱侵入改进过程中经济便捷的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加强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加强结构的的右视图;
图3是本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加强结构的的俯视图;
图4是本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加强结构在后排座椅靠背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的加强结构,后靠背骨架的下端横管3上的织带4处设有“U”型钢丝1和“U”型钢丝2,它们对称设在下端横管3的径向两侧,顶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下端横管3上(焊接的角度要保证避免织带与后排座椅泡沫干涉);具体地,在下端横管3的径向一侧,“U”型钢丝1的两个顶端分别焊接在织带4的横向两侧,相对称地,在下端横管3的径向另一侧,“U”型钢丝2的两个顶端也分别焊接在织带4的横向两侧;“U”型钢丝1的底部长度略小于“U”型钢丝2的底部长度,从而使“U”型钢丝1和“U”型钢丝2的柄部相对弯折后,“U”型钢丝1可以从“U”型钢丝2的中间穿过,而使它们的柄部互相交叉成“X”型,同时,“U”型钢丝1和“U”型钢丝2底部都与下端横管3平行,且都与下端横管3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织带4从它位于下端横管3上的中间安装点被拉出来之后,依次从“U”型钢丝1和“U”型钢丝2的底部绕过并呈拉紧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3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悬挂座椅的座垫结构
- 下一篇:汽车前排椅背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