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7549.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8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再生 空气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除湿方面,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冷冻除湿和吸附干燥两种方式。冷冻除湿耗能低,除湿较稳定,但工艺复杂,除湿范围小,适合供风露点要求不高的除湿工艺;而使用干燥剂进行吸附干燥除湿,除湿效果好,工艺简单,控制及操作简便,除湿稳定,但耗能特别高。
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压缩空气、氮气站共有空压机9台,日产压缩空气量约200万m³,目前使用余热再生空气干燥器除湿。干燥的原理是在低温高压下使压缩空气通过粒状活性氧化铝铝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使压缩空气得到干燥。当活性氧化铝干燥剂吸水饱和后,通过自动切换,在高温低压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干燥风,把活性氧化铝中的水分析出,使干燥剂再生,恢复吸水能力。在再生过程中要消耗较多的压缩空气,干燥器铭牌称标耗风量为处理风量的2%~5%,但实测耗气量在7%~1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过程中能够使得再生空气不排放,减少耗风量的再生空气干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再生空气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进气管和出气管,该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进气管分别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冷却器一端相连,第一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二冷却器另一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相串联连接;第二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却器、第七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三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干燥塔、第五控制阀一端连接,第四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干燥塔、第六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一冷却器另一端与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分别与第十一控制阀和第十二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的另一端分别与出气管连接,第七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八控制阀、第九控制阀和第十控制阀一端连接;第八控制阀的另一端与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第九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干燥塔和第十一控制阀的另一端连接,第十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干燥塔和第十二控制阀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均设有排水阀。
优选的,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工作模式可自动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整个循环周期中,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能够相互吸附和再生空气,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工作模式能够相互切换,而且再生空气不排放,真正做到零气耗,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干燥塔、2.第二干燥塔、3.进气管、4.出气管、5.第一冷却器、6.第二冷却器、7.第一气液分离器、8.第二气液分离器、9.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1.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第五控制阀、14.第六控制阀、15.第七控制阀、16.第八控制阀、17.第九控制阀、18.第十控制阀、19.第十一控制阀、20.第十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7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密闭、全自动喷淋回收气体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氮冷却干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