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桁架双色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6254.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4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航超高分子量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刘袁君 |
地址: | 618508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筋 中空 管材本体 双层结构 管材 内肋 双层桁架 复合管 环刚度 带材 双色 本实用新型 结构稳定性 并排缠绕 管内表面 荷载能力 抗蠕变性 螺旋环绕 韧性破坏 熔接成型 轴向相邻 波谷处 环柔度 内外壁 颜色层 柔韧 波谷 筋肋 拉伸 内壁 外壁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层桁架双色复合管,属于管材技术领域,包括由带材并排缠绕熔接成型的管材本体,管材本体包括内壁、螺旋环绕在内壁上的中空加强筋、连接在轴向相邻中空加强筋之间的外壁;中空加强筋内的中部形成有增强内肋,且中空加强筋内位于增强内肋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辅助内肋;管材本体的管内表面具有颜色层。带材缠绕形成的管材本体双层结构,即形成波谷处内外壁的双层结构,并对应波谷双层结构中的中空加强筋形成筋肋,提高了管材的环柔度和环刚度,也提高了拉伸强度、抗荷载能力和抗韧性破坏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柔韧、环刚度的稳定性以及管材的抗蠕变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层桁架双色复合管。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下水管和排水工程等许多领域中,带加强筋的塑料管材的使用越来越多。排水管内部无压力,为提高抵抗外来压力、冲击的性能,在管壁外周设置不同形式加强筋。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由于具有良好的管土共同作用和环刚度而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污管道建设中,其是由多个带材缠绕熔接而成,管外的波峰与波峰之间的波谷强度相对比较薄弱,同时波谷区的表面也是应力破坏集中区,因此在运输途中或在工地上施工时,波谷区很容易损坏,承压能力不足,抗荷载能力和抗韧性破坏能力较低,直接对产品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桁架双色复合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层桁架双色复合管,包括由带材并排缠绕熔接成型的管材本体,所述管材本体包括内壁、螺旋环绕在内壁上的中空加强筋、连接在轴向相邻中空加强筋之间的外壁;中空加强筋内的中部形成有增强内肋,且中空加强筋内位于增强内肋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辅助内肋;所述管材本体的管内表面具有颜色层,即在内壁的内表面具有颜色层。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内肋呈水平、或倾斜、或竖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内肋呈直线状、或曲线状。
进一步地,所述颜色层是与带材一体挤出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内肋位于中空加强筋中部,由相邻带材侧面熔接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加强筋的截面为梯形,且梯形的两腰呈外拱的弧状。
进一步地,两辅助内肋在增强内肋两侧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连接在中空加强筋与增强内肋之间的辅助筋肋所形成的波峰结构增强了波峰中空加强筋的强度和刚度,带材缠绕形成的管材本体双层结构,即形成了波谷处内外壁的双层结构,并对应波谷双层结构中的中空加强筋形成筋肋,提高了管材的环柔度和环刚度;
2、提高了抗荷载能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管材表面能够均匀受外力,填入管道波谷内的回填土和管道本身共同承受周边土壤的压力,形成管土共同作用,能够将外部荷载迅速而彻底地分解传递到整条管线中去,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荷载对管线自身的冲击性影响;
3、提高了抗韧性破坏的能力,双层波谷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柔韧、环刚度的稳定性以及管材的抗蠕变性,韧性得到很大提高,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显著提高;
4、提高了拉伸强度,与常规的中空壁管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50%,双层带材粘接面较宽厚,增加了相邻带材接缝的拉伸强度,从而使管材具有更优异的抗横向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桁架双色复合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形成本实用新型双层桁架双色复合管的带材的截面图;
图3及图4是辅助内肋两种倾斜状态的双层桁架双色复合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航超高分子量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航超高分子量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6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