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医药用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5772.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2 | 分类号: | G01N23/02;G01N21/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医药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医药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药瓶的异物自动检测主要是灯检机,通过机械方法使被检测产品高速运转、制动,采用高速工业相机获取被检测物的一系列图像,运用高性能工控系统及软件对图像进行计算、分析,完成对产品的检测,检测出的不合格品,通过自动控制的执行装置予以自动剔除,实现药液瓶质量无接触式的检测。
灯检是控制透明瓶装药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若检测做不好,将造成严重后果,工作时瓶子在背光照射下,通过放大镜能清晰地看出运动后的瓶子中的杂质及悬浮物,从而能防止不合格产品的漏检。现有药厂一般采用肉眼检查的方法进行检测,视力符合药典标准要求的操作工在暗室中用目视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的灯检仪下对注射剂内容物进行逐一检查,这种检测方法速度很慢,并且由于灯检人员视力不同,检测结果不同,会产品质量不均一,高强度的工作使操作工眼睛易疲劳,容易误检或漏检,此外,长时间工作对操作工的眼睛有一定损害。因此,现有灯检过程具有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均一、操作繁琐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医药用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布局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实现检测的持续性,可以实现在底座上添加任何后续检测设备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医药用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打印机、电脑分析仪、操作控制台、药品台、药物振荡器、X射线检测仪、激光检测仪、第一贴标机、第二贴标机、第一药箱和第二药箱,所述X射线检测仪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X射线发生器,且X射线检测仪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与X射线发生器射线发射方向一致的X射线接收器,所述激光检测仪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激光发生器,且激光检测仪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激光发生器激光发射方向一致的激光接收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连接杆与运动平台连接,所述运动平台的左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运动平台的右端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运动平台上设置有轨道槽,且轨道槽内安装有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通过第一动力泵连接有第一油箱,所述第一油箱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有第一机械抓手,所述第二行走轮通过第二动力泵连接有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通过第二伸缩杆连接有第二机械抓手。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角部均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安装有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药品台的顶部四周固定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药物振荡器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多个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布局合理,操作简单;设置有两个机械抓手可以实现检测的持续性;可以实现在底座上添加任何后续检测设备的功能;通过电脑分析仪自动分析药物异物和杂质;添加万向轮和刹车片使整个装置便于移动,同时当整个装置移动到位后压紧刹车片能防止整个装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刹车片;4-打印机;5-电脑分析仪;6-操作控制台;7-药品台;8-药物振荡器;9-X射线检测仪;10-激光检测仪;11-第一贴标机;12-第二贴标机;13-第一药箱;14-第二药箱;15-凹槽;16-X射线发生器;17-X射线接收器;18-激光发生器;19-激光接收器;20-连接杆;21-运动平台;22-第一驱动电机;23-第二驱动电机;24-轨道槽;25-第一行走轮;26-第二行走轮;27-第一动力泵;28-第一油箱;29-第一伸缩杆;30-第一机械抓手;31-第二动力泵;32-第二油箱;33-第二伸缩杆;34-第二机械抓手;3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5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射线工业部件检测仪外壳
- 下一篇:一种γ源探伤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