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磨机溜球性能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4788.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5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敏;陈道义;胡贻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1/04 | 分类号: | B24B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434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磨机溜球 性能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溜球性能提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磨机溜球性能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原溜球方式是用纯平板方式溜球。这种溜球方式对平面度要求极高,尤其是溜球道使用中出现任何磨损都会导致溜球不畅,进而影响进球效果,最终导致磨球出现磨伤等大量的质量问题,对提升钢球等级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顺畅的进球,提高产品质量,且能有效提升效率降低砂轮消耗的硬磨机溜球性能提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导球板、导球筋,所述的导球板的主体上固定有导球筋,进球尾部设有重力导入结构;所述的导球筋由若干根呈等均分布的圆钢组成,相邻的圆钢间的间隙为主溜球道。
作为优选,所述的重力导入结构为长100毫米,斜角为15度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球筋上设有五根圆钢,圆钢之间的间距为33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钢为长980毫米,直径为6毫米的圆钢,并将圆钢两头修整成长20毫米,锥度为10度的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球筋与导球板采用点焊连接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该装置,实现顺畅的进球,提高产品质量,且能有效提升效率降低砂轮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导球板;2、导球筋;3、主溜球道;11、进球尾部;21、圆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球板1、导球筋2,所述的导球板1为普通的冷轧钢板,导球板1的主体上固定有导球筋2,进球尾部11设有长约100毫米,斜角为15度的重力导入结构;所述的导球筋2由若干根呈等均分布的圆钢21组成,相邻的圆钢21间的间隙为主溜球道3;所述的装置制作完成后整体渗碳处理。
所述的导球筋2上设有五根圆钢21,圆钢21之间的间距为33毫米。
所述的圆钢21为长980毫米,直径为6毫米的圆钢21,并将圆钢21两头修整成长20毫米,锥度为10度的导向。
所述的导球筋2与导球板1采用点焊连接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该装置放入卧式硬磨机的溜球道内,钢球在料盘的转动下顺利推到导球板主流道口部,钢球经过由五根圆钢21组成的导球筋2进行导流,能均匀将钢球顺利流到导球装置的尾部,在尾部时利用装置设定的15度增大角,使球有其重力的作用下顺畅向板沟内移动,保证进球顺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钱潮精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4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