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外陶瓷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1772.6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锐流铭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H01L33/60;H01L3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67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陶瓷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底板,尤其涉及一种紫外陶瓷底板。
背景技术
LED晶片在采用UV紫外固化于基板上时,由于紫外线的影响,涂覆于基板上表面的银会受到影响,银会发黑,影响反射率。
同时,由于LED晶片需要设置于基板上,而基板对LED晶片的发光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发光效果不佳。同时,工作中的LED晶片产生大量的热量,仅仅对LED晶片进行散热处理,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陶瓷底板,不但可吸收紫外线,防止出现银发黑的现象,保证反射率,而且可增强LED晶片的整体发光效果,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紫外陶瓷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的三氧化二铝膜层、铜膜层、银膜层与铝膜层,其中,在该铝膜层上表面涂覆有一上增透膜层,在该铝膜层侧面上与银膜层侧面上分别涂覆有一侧增透膜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增透膜层上涂覆有一高反射光膜层,且在该高反射光膜层上涂覆有一透明匀光导光膜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匀光导光膜层主要由相间隔分布的若干透明匀光膜条与若干透明导光膜条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增透膜层与高反射光膜层之间设置有一辐射散热薄膜层,且在该辐射散热薄膜层与高反射光膜层之间设置有一纳米陶瓷釉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氧化二铝膜层的厚度为20-50μm,所述铜膜层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银膜层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铝膜层的厚度为25-35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增透膜层与侧增透膜层的厚度均为8-15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反射光膜层的厚度为5-10μm,所述透明匀光导光膜层的厚度为8-12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辐射散热薄膜层的厚度为10-15μm,所述纳米陶瓷釉涂层的厚度为8-1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银膜层上涂覆铝膜层、上增透膜层与侧增透膜层,具有吸收紫外线、抗紫外线的作用,实现将银膜层与外界的紫外线隔离,避免在紫外线下发生银膜层发黑的现象,从而保证反射率;特别是上增透膜层与侧增透膜层,不但能吸收红外光与紫外光,而且具有高透过率,保护电子设备和人眼;
(2)通过在上增透膜层上涂覆高反射光膜层,在高反射光膜层上涂覆透明匀光导光膜层,透明匀光导光膜层将紫外陶瓷底板上的LED晶片发出的侧光转化为均匀的平面光,再通过高反射光膜层将平面光反射到紫外陶瓷底板上方,增强整体发光效果;
(3)通过增设辐射散热薄膜层与纳米陶瓷釉涂层,将与紫外陶瓷底板接触的LED晶片产生的热量直接发散出去,大幅提高散热效果,提高出光均匀度。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透明匀光导光膜层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紫外陶瓷底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的三氧化二铝膜层1、铜膜层2、银膜层3与铝膜层4,其中,在该铝膜层4上表面涂覆有一上增透膜层5,在该铝膜层4侧面上与银膜层3侧面上分别涂覆有一侧增透膜层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氧化二铝膜层1的厚度为20-50μm,所述铜膜层2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银膜层3的厚度为10-20μm,所述铝膜层4的厚度为25-35μm。所述上增透膜层5与侧增透膜层6的厚度均为8-15μm。
本实施例通过在银膜层3上涂覆铝膜层4、上增透膜层5与侧增透膜层6,具有吸收紫外线、抗紫外线的作用,实现将银膜层3与外界的紫外线隔离,避免在紫外线下发生银膜层3发黑的现象,从而保证反射率。特别是上增透膜层5与侧增透膜层6,不但能吸收红外光与紫外光,而且具有高透过率,保护电子设备和人眼。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锐流铭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锐流铭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1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游菌采样平板培养皿
- 下一篇:干湿联合一体化厌氧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