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屏面板前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1138.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1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通灿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马光辉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北碚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显示器、电视、手机、复印机等光电产品零部件及其配件,具体来说,是一种触摸屏面板前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行动通讯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在智能手机的设计中,触摸屏已经替代按键,成为了人机交互的核心部件,即在液晶等显示元件的前面安装透光性的触摸屏,人们可以通过该触摸屏,一边对位于触摸屏背面的显示元件的显示内容进行视觉确认,一边利用手指或笔等方式按压触摸屏来进行操作。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现有的一些触摸屏面板在安装导光板、光学膜片等元器件时,安装精度不高,导致触摸屏精度低,操作不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高精密度的触摸屏面板前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摸屏面板前框,包括板面,设置于板面上的盖板,所述板面四个角对称设有第一凸耳,所述板面上侧设有第一上翻边,所述板面左侧设有第一左翻边,所述板面右侧设有第一右翻边,所述板面下侧设有第一U折条,所述板面位于第一上翻边、第一左翻边以及第一右翻边的边缘区域设有一级牙孔,所述板面位于第一U折条的边缘区域设有二级牙孔;所述盖板四个角对称设有用于贴合第一凸耳的第二凸耳,所述盖板上侧设有第二上翻边,所述盖板左侧设有第二左翻边,所述盖板右侧设有第二右翻边,所述盖板下侧设有第二U折条;所述板面中心区域设有第一突起,所述盖板底面设有用于插入第一突起的第一盲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面下侧增设第一U折条,利用第一U折条放置导光板、光学膜片,从而避免导光板、光学膜片发生左右倾斜。同时,通过第一U折条的边缘区域的二级牙孔,观察导光板、光学膜片是否放置到位。背光源放置平稳,才能保证触摸屏的平面度符合标准。
进一步限定,所述板面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支耳;所述盖板设有和第一支耳匹配的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包括支耳第一部分、支耳第二部分以及支耳第三部分,所述支耳第二部分为L形,所述支耳第二部分长边连接支耳第一部分,其短边连接支耳第三部分,所述支耳第三部分表面设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限定,所述支耳第二部分与支耳第一部分连接处两侧设有第一变形槽。
采用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第二支耳,确保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组装的时候贴合紧密。
进一步限定,所述板面中心区域的内边缘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盖板底面设有用于搭接第一平台的第一突台。
进一步限定,所述板面长286mm,宽178mm。
利用第一平台和第一突台相互配合工作,确保板面和盖板接触的密封性,且易于拆卸组装,便于清理板面粘附的异物、金属屑。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元器件安装平稳,安装精度高,触摸屏的平面度符合标准,操作灵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屏面板前框(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屏面板前框(拆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第一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板面1,第一凸耳11,第一上翻边12,第一左翻边13,第一右翻边14,第一U折条15,一级牙孔16,二级牙孔17,第一突起18,第一支耳19,盖板2,第二凸耳21,第二上翻边22,第二左翻边23,第二右翻边24,第二U折条25,第二支耳26,支耳第一部分26a,支耳第二部分26b,支耳第三部分26c,第一通孔26d,第一变形槽26e,第一平台3,第一突台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通灿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通灿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1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平台以及升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梯龙门架及其下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