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腰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0619.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懿松;徐琼峰;吉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9 | 分类号: | A61F5/449;A61F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层 腰腹带 引流管 造口 输尿管皮肤造口 拆卸式 腹部带 黏扣 腹部 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 引流 加压包扎 造口底盘 观察孔 手术后 腰部带 隐藏式 游离端 粘膜 并发症 贴扣 腰部 护理 皮肤 观察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腰腹带,所述腰腹带包括造口腰腹带固定层、拆卸式引流管固定层;所述造口腰腹带固定层与拆卸式引流管固定层通过隐藏式黏贴扣连接;所述的造口腰腹带固定层包括腹部带、宽版松紧带、腰部带;所述腹部带上均设有一个观察孔,两个腹部带的两个游离端通过腰腹带固定层黏扣连接;所述的拆卸式引流管固定层包括引流管固定腰部片、引流管固定腹部片,两个引流管固定腹部片通过引流管固定层黏扣连接。其优点表现在:专用于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手术后的患者,早期既能起到加压包扎的作用,又能观察造口粘膜及引流情况,在恢复期使用时能起到妥善固定造口底盘,减少周围皮肤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腰腹带。
背景技术
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是指在游离输尿管的中下段,将其拉出一段,保留输尿管周围组织,保证其血液供应;然后将扩张的输尿管提出皮肤切口后,纵行切开管壁,并与皮肤缝合,输尿管近端插入支架做引流的一种方式。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改变,尿流方式由可控变成不可控,并且面临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故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关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的护理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患者需使用腹带加压包扎,防止术后切口裂开。术后早期需严密观察造口粘膜的活性及排泄引流情况。腹带作为全封闭的固定材料加压包扎易使造口粘膜受压影响其血供,引流管道受压影响其通畅引流,不能满足临床的护理需求。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157934.0,专利名称为:一种输尿管皮肤造口集尿器,公开了一种输尿管皮肤造口集尿器,包括集尿袋以及集尿袋底盘,集尿袋的一个侧壁上设有开孔,集尿袋的底部设有集尿袋开口;所述集尿器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设有支撑引流架,支撑引流架由至少三根呈弧状的支撑柱构成,支撑柱的一端均匀分布于引流管上,与引流管形成一体化结构,支撑柱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支撑引流架呈梭形;引流管与支架式底座的一端相连接;在使用时,集尿袋底盘的一侧贴层黏贴于造口的周围皮肤处,支架式底座的另一端以及集尿袋均粘贴于集尿袋底盘的另一侧贴层上,使得引流管的另一端经开孔置于集尿袋内,集尿袋的开孔置于集尿袋底盘的开孔内。
上述专利文献的输尿管皮肤造口集尿器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可防止输尿管末端狭窄,更利于引流尿液,能够降低患者肾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但是关于一种早期既能起到加压包扎的作用,又能观察造口粘膜及引流情况,同时在恢复期使用时能起到妥善固定造口底盘,减少周围皮肤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的腰腹带则无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早期既能起到加压包扎的作用,又能观察造口粘膜及引流情况、在恢复期使用时能起到妥善固定造口底盘,减少周围皮肤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的腰腹带。而关于这种腰腹带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早期既能起到加压包扎的作用,又能观察造口粘膜及引流情况、在恢复期使用时能起到妥善固定造口底盘,减少周围皮肤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的腰腹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腰腹带,所述腰腹带包括造口腰腹带固定层、拆卸式引流管固定层;所述造口腰腹带固定层与拆卸式引流管固定层通过隐藏式黏贴扣连接;所述造口腰腹带固定层与拆卸式引流管固定层在连接状态下在两侧形成引流管穿出槽;所述的造口腰腹带固定层包括腹部带、宽版松紧带、腰部带;所述宽版松紧带一端与腹部带连接,另一端与腰部带连接;所述两个腹部带上均设有一个观察孔,两个腹部带的两个游离端通过腰腹带固定层黏扣连接;所述的拆卸式引流管固定层包括引流管固定腰部片、引流管固定腹部片,两个引流管固定腹部片通过引流管固定层黏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0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口袋排气组件
- 下一篇:一种肾内科用集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