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举重深蹲卧推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7512.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兆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兆刚 |
主分类号: | A63B21/072 | 分类号: | A63B21/072;A63B23/12;A63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112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举重 深蹲卧推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举重深蹲卧推器械。
背景技术
举重是使用杠铃、哑铃、壶铃等器材进行锻炼和比赛的运动项目。目前,在进行举重锻炼时,通常分为卧式和立式举重,立式举重是锻炼者站在地面上,通过举起放置在一定高度上的杠铃,进行举起及下落的动作,从而进行锻炼;卧式举重一般是锻炼者躺在床板上,进行举起和放下杠铃的动作,进行锻炼。在进行立式或卧式举重时,通常需要使用支架器械,将杠铃放在器械上,从而保证安全及便于锻炼。现有的举重器械通常只能进行卧式或立式举重,锻炼者需要准备两套器械才能进行两种方式的锻炼;此外,由于杠铃较重,现有器械在进行杠铃高度调节时需将杠铃取下,再进行高度调节,调节过程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进行高度调节,结构稳固,能够满足立式或卧式举重锻炼的举重深蹲卧推器械。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举重深蹲卧推器械,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设置在底座上且间隔设置,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插设在支撑杆中,调节杆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沿调节杆所在轴线排列,所述支撑杆一侧设有辅助杆,辅助杆与支撑杆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辅助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延伸管和连接管,延伸管与连接管通过螺栓连接且形成夹角。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支架包括顶部支架,顶部支架包括锥形滚轮和柱形滚轮,锥形滚轮设置在柱形滚轮下方。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辅助杆顶部上设有卡接头,卡接头两侧设有卡勾。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支架包括套管,套管与支撑杆通过扳手螺丝连接。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挡板,挡板与辅助杆的位置对应。
作为优先方案,举重深蹲卧推器械还包括躺椅,躺椅包括支撑腿,配接管和插接管,配接管两端分别与支撑腿和插接管连接,插接管与举重深蹲卧推器械的中空管连接,中空管设置在支架上。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支撑腿上设有横管,横管中部设有立管,立管两端设有铁板。
作为优先方案,躺椅包括底板和支承管,支承管与立管相对设置,底板设置在立管与支承管之间,底板上设有坐垫。
作为优先方案,所述坐垫的高度大于铁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举重深蹲卧推器械能够通过辅助杆使得支架高度调节更省力快速,提升安全性;同时,能够快速安装或拆卸躺椅,能够实现立式或卧式举重锻炼,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此外,其结构稳固,便于组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举重深蹲卧推器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举重深蹲卧推器械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杆和辅助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躺椅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躺椅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举重深蹲卧推器械包括底座1和支架2,支架2设置在底座1上且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支架2,其用于支撑杠铃。所述支架2包括支撑杆21和调节杆22,所述调节杆22插设在支撑杆21中。调节杆2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221,定位孔221沿调节杆所在轴线排列,调节杆可相对支撑杆滑动,当调节到适当位置时,通过螺栓插入定位孔固定,从而实现支架的高度调节。所述支撑杆21一侧设有辅助杆23,辅助杆23与支撑杆21通过连接件3连接。连接件3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辅助杆通过螺栓31连接,使得连接件可相对支撑杆、辅助杆转动,从而当需要对调节杆进行调节时,通过辅助杆操作调节杆进行调节,利用杠杆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所述底座1包括延伸管11和连接管12,延伸管11与连接管12通过螺栓连接且形成夹角,从而提升底座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和延伸杆的夹角为1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进行支架高度调节时,通过辅助杆支起杠铃杆,从而在对支架高度调节时更省力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兆刚,未经苏兆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