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补偿3D玻璃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7720.5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7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牛朝军;朱振;王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雨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23 | 分类号: | C03B2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补偿 玻璃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玻璃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补偿3D玻璃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OLED取代LED是必然趋势,导致玻璃盖板会升级到3D。另外,4G、5G、无线充电灯等新通讯技术的实用新型也促进了3D玻璃在手机上的应用。这也使得相应的玻璃生产工艺也要发生变更,且其中重点工艺之一就为3D玻璃热弯成型。此种成型技术存在两个难点:温度和精度;容易造成玻璃不同部位受热不均匀,从而产生玻璃表面质量不良
目前对于模具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中,其普遍采用上下加热板的形式进行加热,加热时,将模具放于下加热板上,上加热板向下滑动至模具表面,然后进行加热。
现在所使用的这种加热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1)多套模具存在厚度误差;会造成上加热板与模具接触不良,同时产品也同样存在公差,也会影响上加热板与模具的接触;2)上下模具合模后不可能做到模具上下表面完全平行,也会造成上加热板与模具表面接触不均匀,同时机台上多套下加热板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平行,且在长期高温下工作,也存在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克服模具厚度误差、使得模具上下表面平行且防止玻璃压坏的机械式补偿3D玻璃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式补偿3D玻璃加热装置,其包括:
上加热部,上加热部具有上加热板,上加热板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加热通腔,第一加热通腔内穿设有第一加热棒,上加热板上还连接有多个第一导柱,多个第一导柱的顶部套装有调整板,调整板上设置有复位螺杆部和螺接部,调整板上还可滑动地穿设有多个第二导柱,第二导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板,第二导柱的顶部连接升降驱动部,升降驱动部驱动驱动板升降,第一驱动板推动加热板升降;
下加热部,下加热部设置于上加热部的下方,下加热部包括下加热板,下加热板内设置有多个加热通腔,加热通腔内穿设有第二加热棒。
进一步地,上述上加热板的上方还设置有冷却板,冷却板可滑动地套装在第一导柱上。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导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驱动板,升降驱动部的驱动轴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板。
进一步地,上述调整板的上方设置有压块,复位螺杆部和螺接部穿装于压块内并连接调整板。
进一步地,上述复位螺杆部为柱塞式螺杆。
进一步地,上述螺接部为螺钉。
进一步地,上述压块为T字形块体,复位螺杆部设置于压块的中心部,螺接部设置有两个,其分设于复位螺杆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驱动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关节轴承部,关节轴承部的轴向与第一驱动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关节轴承部的外壳的侧边连接第一驱动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驱动板的侧边开设有匹配第一导柱的缺口,第一导柱位于缺口内。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驱动板的一侧还设置有L形板,L形板内还可滑动地穿设有第三导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械式补偿3D玻璃加热装置,主要设置了上加热部和下加热部,其中,上加热部具有上加热板,上加热板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加热通腔,第一加热通腔内穿设有第一加热棒,上加热板上还连接有多个第一导柱,多个第一导柱的顶部套装有调整板,调整板上设置有复位螺杆部和螺接部,调整板上还可滑动地穿设有多个第二导柱,第二导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驱动板,第二导柱的顶部连接升降驱动部,升降驱动部驱动驱动板升降,第一驱动板推动加热板升降,下加热部设置于上加热部的下方,下加热部包括下加热板,下加热板内设置有多个加热通腔,加热通腔内穿设有第二加热棒;螺接部用于调整加热板水平方向,使之能与模具完全均匀贴合,复位螺杆部用于中和压力,使得加热板下压压力小于产品压伤的压力,保证在加热的过程中产品不会损伤;螺接部调整加热板的水平方向,使得上加热板下降时能与模具完全贴合,传热快、受热均匀,并且在上加热板允许范围内可多次重复利用,降低成本;复位螺杆部平衡了下压动力及加压模组的重量,保证生产模具加热过程中不会被压坏及吸收了多套生产模具的高度误差;当加压模组下降时,弹簧吸收的压力与下降产生的压力中和,使得下降压力小于产品压伤的压力,这样保证在加热的过程中产品不会损伤。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抵消上加热机构的重量及动力下压力,以免生产模具受压过大,造成玻璃被压坏;
2)克服生产模具的厚度误差,确保上加热板下表面能与所有生产模具上表面完全均匀贴合,加热快,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雨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雨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7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