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窑炉余热利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5545.6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珂;韩卫东;朱玉永;石义明;吴修龙;郑国强;吴钦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银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利用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炉余热利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施。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烧制陶器、瓷器等的各种窑炉,胚料需要在窑炉中进行高温煅烧才能烧结形成所需的器件。由于窑炉内部的烧制温度非常高,传统窑炉烧制后的高温余热烟气通常是通过排烟道直接排出,这样会造成大量热源的白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窑炉余热利用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窑炉余热利用加热装置,包括高温窑炉炉体和与所述高温窑炉炉体连通的排烟道,所述排烟道为导热材料,所述窑炉余热利用加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固定于所述排烟道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保温层与所述排烟道的外壁之间形成非真空的第一腔体;
水箱,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一腔体;
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水箱和所述蒸汽通道互不连通;
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外壁为导热材料,且所述加热容器的外壁固定有第二保温层,且所述第二保温层与所述加热容器的外壁之间形成非真空的第二腔体;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蒸汽通道和所述第二腔体;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水箱,且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进气管上、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连通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将排烟道设置为导热材料,并在排烟道外壁设置保温层,使保温层与排烟道外壁形成密闭的第一腔体,水箱中的水进入第一腔体后吸收烟气散发的热量,水吸热后气化形成水蒸气,通过蒸汽通道和进气管进入第二腔体,对加热容器中的物料进行加热,水蒸汽失去热量后液化成水,并通过水泵和出水管返回水箱,循环使用,减少了窑炉余热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窑炉余热利用加热装置还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连通所述水箱,且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蓄水箱。蓄水箱连通水源,并为水箱供水。
所述水箱的外侧设置有液位显示器,用于显示水箱中的液体高度。
所述液位显示器可以与PC端、控制器等电连接,用于监控水箱中的水位,控制器控制蓄水箱向水箱供水。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容器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气管上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加热容器顶部的通孔伸入所述加热容器的底部,且所述支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当需要加热的物料为液体时可直接将蒸汽通道出来水蒸气通过支管通入加热容器中,加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窑炉余热利用加热装置,包括高温窑炉炉体和与所述高温窑炉炉体连通的排烟道,所述排烟道为导热材料,所述排烟道的外侧固定有保温层,保温层和排烟道外壁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并列连通有水箱和蒸汽通道,加热容器外壁上固定有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加热容器外壁之间形成第二腔体,蒸汽通道通过进气管连通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通过出水管连通水箱,出水管上设置水泵。水箱中的水进入第一腔体中,排烟道中烟气的热量传递给第一腔体中的水,使水吸热升温气化,通过蒸汽通道和进气管进入第二腔体,对加热容器中的物料进行加热的同时避免了加热容器中物料受潮,水蒸气释放热量后变为液体,通过水泵和出水管将第二腔体中的水送入水箱,循环使用,避免了烟气的白白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窑炉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窑炉余热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高温窑炉炉体1、排烟道2、第一保温层3、蓄水箱4、水箱5、液位显示器6、蒸汽通道7、进气管8、第二保温层9、出水管10、水泵11、加热容器12、支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银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银山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5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集窑尾烟室热能的二氧化碳蓄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窑智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