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明变色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1056.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5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昊枢;叶瑞;孙营春;左志成;陈林森;朱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变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色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变色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色膜多数为不透明的,在一些需要不影响原本设计的场合使用受到限制,并且不具有防伪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变色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变色膜,包括:
基层;
至少一第一介质层,铺设于所述基层上;
至少一有机层,铺设于所述第一介质层上;
其中,所述基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有机层均为透明的。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变色膜还包括至少一第二介质层,铺设于所述有机层上,所述第二介质层为透明的。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层设置有提供防伪的信息层,所述信息层为凹凸不平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层采用压印工艺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层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层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为聚酯基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介质层为硫化锌或氧化硅。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层为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层中含有稀释剂,所述稀释剂为乙酸正丙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光学原理制作一种透明变色膜,并且可在上面压印防伪图文效果,不影响产品本身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为装饰防伪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专有防伪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明变色膜,包括以下几层结构:
基层1;
至少一第一介质层2,其铺设于所述基层1上;
至少一有机层3,其铺设于所述第一介质层2上;
其中,所述基层1、所述第一介质层2和所述有机层3均为透明的。
以上三层结构即可达到透明变色膜效果,色彩较轻微,适用于要求有变色防伪特色但是几乎不影响原有产品本身的领域。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最后还可以再加至少一第二介质层4,其铺设于所述有机层3上,所述第二介质层4为透明的。此种四层结构仍然是透明变色膜,可实现较为明显的色彩变化,变色效果较为凸显,适用于需求较为明显变色防伪但是仍然不影响产品本身的领域。
该透明变色膜能够实现变色是由于有机层3和介质层2、4所形成的结构而产生的光学上的颜色变化。第一介质层2和有机层3形成的颜色变化较为轻微,第一介质层2和第二介质层4以及有机层3可形成明显的颜色变化,颜色较为凸显,可适用于不同要求的领域。
进一步地,有机层3上可压印信息层31,信息层31为不同的微纳结构,信息层31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作。信息层结构的增加可另外提供防伪图文,实现变色与图文效果的双重防伪。
基层1可以为聚酯基膜,优选可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
介质层2、4为透明介质层,可控制在不同厚度,采用真空蒸镀工艺或真空溅射工艺制作。介质层2、4优选为硫化锌或氧化硅等。
有机层3为树脂层,可含有稀释剂,稀释剂为乙酸正丙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层3采用涂布工艺制作。有机层3中,通过控制树脂粘度使涂布量不同,从而控制有机层3的厚度不同而产生不同颜色变化效果,即变色种类,例如金色变绿色,粉色变金色。
下面是一些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透明变色膜包括基层1、第一介质层2、有机层3。第一介质层2铺设于基层1上,有机层3铺设于第一介质层2上。本实施例通过此种结构实现透明变色,在膜整体保持透明前提下实现轻微的色彩变化,颜色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透明变色膜整体透明通过轻微色彩变化实现防伪,并且不影响产品本身设计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1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引导轮装配的双油箱注油机
- 下一篇:用于输送油脂的抽油泵以及抽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