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7823.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昌军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胰肠吻合口 导管支架 管体 本实用新型 空肠 工作效率 空肠粘膜 摩擦机构 手术过程 标示层 侧管体 失误率 外壁 成功率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该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左半部分的外壁上设有摩擦机构(4)。本实用新型的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结构合理,通过增大空肠侧管体与空肠粘膜间的摩擦力,能大大提高管体顺利排入空肠内的成功率;同时,通过标示层的设置,降低了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失误率,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
背景技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巨大风险,在此基础上可能并发严重出血及感染,危及生命。胰管空肠吻合后胰管内置硅胶管的方法可以防止胰漏的发生,临床上已广泛采用且认为是此手术不可或缺的必要操作。但目前临床使用过程中,多使用透明光滑的硅胶管,且长度及侧孔非专业设计,需术中手术操作者临时修剪,且吻合处为透明纤细管道,术中吻合胰管与空肠粘膜时不易分辨,尤以腹腔镜下缝合时为甚。在临床观察发现有部分病人术后硅胶管难于从胰管脱入肠道,常有导致胰管内长期异物、胰肠吻合口狭窄或胰腺炎风险,亟需对于此支撑导管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从胰管脱入肠道的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保证导管支架能顺利脱落进入肠道,降低患者所受的健康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左半部分的外壁上设有摩擦机构。
在管体的左半部分外壁设置摩擦机构,可以提高管体与空肠粘膜间的摩擦力,使得管体能在空肠的蠕动下,顺利脱入空肠内,解决手术后导管难以排入空肠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机构由凹槽、凸槽、凸起、凹进、螺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摩擦机构可以由上述单个结构依次排列组成或由多种结构组合排列而成,以获得更好的提高摩擦力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均设有侧孔,减少手术过程中对管体的修建,便于手术的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中间部分的外壁上设有标示层,标示层的颜色与管体颜色不一样,便于手术中吻合时分辨,不至于误缝合导管,提高手术操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中间部分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标示层嵌入在环形凹槽内,所述标示层的外表面与管体的外表面平齐,这样可以在起到标示作用的同时,不增加管体的厚度,便于管体的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标示层由医用荧光材料制成,更为醒目,便于医生的辨认,降低失误率。
进一步地,所述标示层的长度为20~30mm,优选为25mm。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长度为200~350mm,优选为260~300mm。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外径为0.5~5mm,优选为0.5~3mm。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由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制成,采用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生物相容性高,可以保证术后患者的安全,这样即使管体未顺利排入空肠,也无需再通过手术将管体取出,使患者免受皮肉之痛,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结构合理,通过增大空肠侧管体与空肠粘膜间的摩擦力,能大大提高管体顺利排入空肠内的成功率;同时,通过标示层的设置,降低了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的失误率,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胰肠吻合口导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昌军,未经刘昌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7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身心反馈智能音乐放松椅
- 下一篇:一种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