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型材塑型用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6552.1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献忠;潘旭丰;潘红梁;施春晓;陈燕平;高玉军;周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祥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型材塑型用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铝型材塑性用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铝型材的应用十分广泛,经常被用作建筑用型材,比如铝合金门窗、吊顶等等。铝型材由于其质轻、价廉等优势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铝型材在生产时,都会有些假接头出现,尤其是大断面扩展模具生产的产品特别严重,一只棒挤压产品出现多个假接头,严重时,1000mm产品有2-3个,导致成品率大大降低。其原因就在与用模具挤压时,模具出现弹性变形,当压力逐渐减小时,模具瞬间回弹所导致。现有的挤压模具在挤压后,脱模不易,容易在模型内积累铝液,影响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铝型材在挤压生产时出现假接头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型材塑性用挤压模具,通过该挤压模具挤压出来的产品基本不会出现假接头,提高了成品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铝型材塑性用挤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其特征在于:上模中心设置有矩形凸起,两侧设置有凸块,上模内嵌合有电磁铁,所述下模设置有矩形凹槽,在下模的两侧设置有插槽,凸块和插槽相适配,下模内嵌合有电磁铁,且位于矩形凹槽四周,所述模芯底部嵌合有电磁铁,模芯设置有芯槽,模芯装配在下模的矩形凹槽内,上模放在下模上,上模的矩形凸起伸入到模芯的芯槽内,上模的凸块插入到下模的插槽内,模芯通过电磁铁固定在下模的矩形凹槽内,上模通过电磁铁固定在下模上,所述上模、下模和模芯均一次成型,且均是用304不锈钢制成。
所述下模内设置有气缸,安装在下模的矩形凹槽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其特征在于:上模中心设置有矩形凸起,两侧设置有凸块,上模内嵌合有电磁铁,所述下模设置有矩形凹槽,在下模的两侧设置有插槽,凸块和插槽相适配,下模内嵌合有电磁铁,且位于矩形凹槽四周,所述模芯底部嵌合有电磁铁,模芯设置有芯槽,模芯装配在下模的矩形凹槽内,上模放在下模上,上模的矩形凸起伸入到模芯的芯槽内,上模的凸块插入到下模的插槽内,模芯通过电磁铁固定在上模的矩形凹槽内,上模通过电磁铁固定在下模上,所述上模、下模和模芯均是用304不锈钢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下模和模芯均是用304不锈钢制成,模芯、上模和下模均是刚性连接,在挤压铝型材时,模具的硬度使得其不会发生变形,这样就避免了假接头出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装模型放在下模内,然后将上模放在下模上,给电磁铁通电,在电磁铁的作用下,模芯牢牢的固定在下模内,而上模牢牢的固定在下模上,即可实现铝型材的挤压,在完成挤压后,断电,电磁铁失去磁性,拿走上模后,就可取出模芯,操作简单方便,且便于清理模芯中残留的铝,脱模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下模内设置有气缸,安装在下模的矩形凹槽底部。通过气缸的作用,帮助操作工人将模芯顶出,便于模芯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模,2、下模,3、模芯,4、矩形凸起,5、凸块,6、电磁铁,7、矩形凹槽,8、插槽,9、芯槽,10、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形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祥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祥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6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直角转弯连续铺层的数值模拟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路ID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