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LC与CAN总线实时通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4957.1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进;杨晗;马煜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lc can 总线 实时 通讯 智能 机器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LC与CAN总线实时通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复杂,人们对环境气体的检测技术日益重视,但由于人们日常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常常会由于泄漏、挥发或其他多种原因产生可燃气体、有毒气体(蒸气)等有害气体,因此,对作业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是预防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重要措施。为保护作业人员安全,远程智能采样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可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由于采用智能机器人技术,不需要在采样地点布置固定的无线传感器,而且采样地点更加灵活,采样方案设计也更加方便,使得移动机器人技术在环境采样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船舶、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方面。它的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CAN总线在信号采集和监控环境等方面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CAN通讯接口无法和监控系统中的PLC串口之间实现通讯,制约了CAN总线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PLC与CAN总线控制智能机器人进行作业时,针对CAN总线无法和监控系统中的PLC串口之间实现通讯的问题,提出一种PLC与CAN总线实时通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现信号采集和监控过程的自动控制,解决了CAN总线无法和监控系统中的PLC串口之间实现通讯的问题,提高CAN总线和PLC通信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PLC与CAN总线实时通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带人机界面系统的PC、机器人主控装置、视觉传感器、GPS位置传感器、CAN总线、机器人驱动模块。
所述的机器人主控装置采用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的多功能控制器,控制器具有IPV4网络接口、CAN总线接口。所述IPV4网络接口与带人机界面系统的PC相连接,所述带人机界面系统的PC与机器人主控装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数据,所述的GPS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路连接到机器人主控装置上,所述视觉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路连接到机器人主控装置上;机器人主控装置的CAN总线接口连接CAN总线。
所述机器人驱动模块通过RS232通信线、PLC、通信用特殊适配器、网关、CAN总线等与机器人主控装置相连。
采用CAN-RS485网关进行协议转换,使得CAN总线和RS485之间能够实现通信,同时PLC通过RS485通信用特殊适配器与CAN-RS485网关连接,使得PLC获得RS485的通讯端口,实现 PLC与CAN总线的通讯。PLC与机器人驱动模块之间通过RS232通信线实现信号的传输。
所述的机器人驱动模块包括:机器人本体上左右对称分布的电机驱动控制器、电机、编码器和减速器,电机驱动控制器通过PLC与CAN总线等之间的实时通讯来驱动机器人,电机驱动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和编码器连接,电机与编码器和减速器通过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现场环境复杂,尤其是具有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场所,以及可能对检测或采样人员造成危险的场所,通过带人机界面系统的PC对机器人下发控制指令,将PLC通讯和CAN总线相结合,抗干扰能力强、开发效率高、组成简单、规格等级化等优点在系统中得到充分体现,保证实时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实时的数据传输,利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检测和采样工作,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下具有适应能力强,反应快,稳态误差小,抗干扰强等优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2所示,一种PLC与CAN总线实时通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带人机界面系统的PC、机器人主控装置、视觉传感器、GPS位置传感器、机器人驱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4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具有跑步机功能的沙发
- 下一篇:一种具有颈部按摩功能的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