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抽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4750.4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科特尔汽车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88 | 代理人: | 李珊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芯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模具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当塑件上有与开模方向不同的侧孔、侧凹或凸起时成形后凹凸部分的成形零件将阻碍塑件脱模除极少数情况可以强制脱模外一般都必须将成形该部分的零件做成可侧向移动的活动型芯在塑件脱模前先将其抽出然后再从型腔或型芯上脱出塑件合模时再将其复位。这种完成侧向活动型芯抽出和复位的机构就叫侧向抽芯机构。当塑件上有与开模方向不同的侧孔、侧凹或凸起时成形后凹凸部分的成形零件将阻碍塑件脱模除极少数情况可以强制脱模外一般都必须将成形该部分的零件做成可侧向移动的活动型芯在塑件脱模前先将其抽出然后再从型腔或型芯上脱出塑件合模时再将其复位。这种完成侧向活动型芯抽出和复位的机构就叫侧向抽芯机构,现有的抽芯机构运动零件应有足够的导滑长度,但是一些较大的零件在长期的抽芯中由于摩擦力过大会导致抽芯困难和零件损坏,但现有的技术很难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抽芯机构运动零件应有足够的导滑长度,但是一些较大的零件在长期的抽芯中由于摩擦力过大会导致抽芯困难和零件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模具抽芯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抽芯机构,包括定模座板、主流道衬套、气缸、侧型芯、推杆、主型芯、进油口、漏缸、润滑口、漏孔和弯管,所述定模座板上设置有所述主流道衬套,所述主流道衬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漏缸,所述漏缸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漏孔,所述漏孔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弯管,所述弯管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润滑口,所述润滑口的底部设置有所述主型芯,所述主型芯上设置有所述推杆,所述主型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侧型芯,所述侧型芯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漏孔的一端与所述弯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润滑口的一端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缸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模具抽芯机构,该装置在现有的液压抽芯的基础上增加有可对滑块进行润滑的孔洞,可在抽芯时自动注入润滑剂,不仅增加了工作效率,且大大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抽芯机构运动零件应有足够的导滑长度,但是一些较大的零件在长期的抽芯中由于摩擦力过大会导致抽芯困难和零件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座板;2、主流道衬套;3、气缸;4、侧型芯;5、推杆;6、主型芯;7、进油口;8、漏缸;9、润滑口;10、漏孔;11、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抽芯机构,包括定模座板1、主流道衬套2、气缸3、侧型芯4、推杆5、主型芯6、进油口7、漏缸8、润滑口9、漏孔10和弯管11,定模座板1上设置有主流道衬套2,主流道衬套2的一侧设置有进油口7,进油口7的底部设置有漏缸8,漏缸8的内部设置有漏孔10,漏孔10的底部设置有弯管11,弯管11的底部设置有润滑口9,润滑口9的底部设置有主型芯6,主型芯6上设置有推杆5,主型芯6的一侧设置有侧型芯4,侧型芯4的一侧设置有气缸3。
述漏孔10的一端与弯管11的一端相连通,弯管11的另一端与润滑口9的一端相连通,便于润滑油能够到达内部润滑零件。
气缸3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在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利用气压进行抽芯。
该装置是一种模具抽芯机构,当需要用该装置时,开模时先抽芯后开模,合模时,先合模后主型芯6复位,通过气缸3的进气何楚奇来进行抽芯,抽芯时,可从进油口7向漏缸8中加入润滑油,润滑油由于重力原因会顺着漏缸8中的细小漏孔10中慢慢注入弯管11内,顺着弯管11涂抹在主型芯6和侧型芯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科特尔汽车模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科特尔汽车模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4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轴最终传动组件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耦合机构、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