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可调放液高度的絮凝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9267.1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傅奇;肖玉娟;庄峙厦;黄华斌;郝春莉;何少贵;林慧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厦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B01D21/24;B01D21/28;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36102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可调 高度 絮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絮凝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可调放液高度的絮凝罐。
背景技术
在微生物发酵的实验中,絮凝罐主要用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或细胞的絮凝沉淀,经沉淀后,表层的液体相对比较清澈,将表层的液体放出,实现固液分离,可以减少后续过滤的程序。在实验室固液分离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放液面,目前的絮凝罐均是采用固定放液口进行放液,对于需要调节放液高度的固液分离需要采用辅助动力实现,仪器设备的造价就显著提升,对于实验室小型发酵液的絮凝分离而言不适用。
在环境处理过程中,采用絮凝剂使水或液体中悬浮颗粒集聚变大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絮凝处理污水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搅拌效果和固-液分离效果不好,尤其是对需要调整放液面的固液分离不适用,因此需要一种简单且能有效解决这类问题的装置。
CN201620982592.6公开一种絮凝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转轴、变频电机、絮凝罐和沉淀罐,工作台的内部中空,变频电机、絮凝罐和沉淀罐均固定在工作台上,变频电机的主轴垂直向下并伸入到工作台内,变频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主动轮;絮凝罐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和投药口,絮凝罐的上部连接有混合进料管道,絮凝罐的下部设有蒸汽进口,絮凝罐内部上侧固定设有支撑架,转轴垂直位于絮凝罐内,转轴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转轴的下侧部转动连接在絮凝罐底部。该专利提供一种搅拌效果良好的污水处理装置,对于固-液分离没有做出好的处理,具有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可调放液高度的絮凝罐,既能用于实验室发酵液的固液分离,也能用于环境污水处理过程的固液分离,可有效分离絮凝物和液体,实用性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简易可调放液高度的絮凝罐,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侧边的出液口、设置在罐体侧边且在出液口相对一侧的标尺,所述出液口设有旋转密封件,所述旋转密封件内设置有可360°旋转的放液管,所述放液管是由长管和短管连接成“√”型的放液管,所述长管设置在罐体内,所述短管设置在罐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长管和短管的夹角为15~60°。
进一步地,所述短管通过导管连接接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罐还包括设置在罐体上部的顶盖、设置在罐体上部侧边的加料口和观察窗、设置在罐体底部的出料口和进料口、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的顶盖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匹配有密封扣且设有支撑盖,支撑盖上设置有电机支撑座、电机支撑座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搅拌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和进料口与罐体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进料和出料。
进一步地,所述标尺设置有用于标识罐体内液面的刻度,且标尺透明可见罐体内液面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密封件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环和橡胶O型圈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放液管的材质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包覆设置有冷却/加热外壳,冷却/加热外壳与罐体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冷却/加热腔,冷却/加热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冷却/加热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循环水出口。通过循环水进口接入热水或冷水实现对罐体的冷却或加热,维持絮凝分离需要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体上还设置有pH电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电机、pH电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源连接。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絮凝罐结构简单,可通过旋转放液管的角度、通过观察窗和标尺观察长管的位置,实现实时的监控罐体内液体的排放位置和排放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絮凝罐可有效控制放液面的高度和放液的量,固液分离效果好,造价便宜,尤其适合小试和中试。
2)通过进料口、出料口、加料口实现对物料进出的控制;通过电机、搅拌桨和搅拌轴实现对物料的搅拌,使絮凝反应更迅速。
3)通过旋转密封件密封出液口和固定放液管,通过放液管实现将罐内的液体放出,将长管设置在罐体内,能放液的深度可以得到有效保证,通过将短管设置在罐体外,能有效实现旋转;通过标尺可定量放出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厦学院,未经厦门华厦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 下一篇:一种荧光微量RNA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