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8636.5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4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聪;刘云强;杨艳;方媛;罗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双重 开锁 门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住宅公寓的一楼通常设有方便住户临时存放物品的储物柜,每户住所分配到一个储物柜箱,方便暂存报纸、杂志、信件等日常用品,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主动打开储物柜箱门,才能了解储物柜箱内是否有待取物品,用户常常忘记查看储物箱,造成物品遗忘率高,不方便用户使用。所以,现有技术存在楼宇储物箱使用麻烦,不方便住户实际操作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楼宇储物箱使用麻烦,不方便住户实际操作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包括:身份特征接收装置,设置于楼宇大门;物体检测仪,设置于储物柜;门禁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楼宇大门,所述门禁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身份特征接收装置和所述物体检测仪的输出端连接;楼宇门锁,设置于所述楼宇大门,与所述门禁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储物柜锁,设置于所述储物柜,与所述门禁控制装置的所述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门禁控制装置还包括:触控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身份特征接收装置具体为:密码输入键盘、面部采集器、指纹采集器、声纹采集器、虹膜采集器或静脉采集器。
可选的,所述物体检测仪具体为:重量传感器、红外对射机或霍尔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当用户通过验证身份特征信息打开楼宇大门的同时,通过物体检测仪检测该用户的储物柜的储物状态,门禁控制装置判断储物柜是空置状态还是存物状态,在储物柜处于存物状态时,打开储物柜门,控制方式简单灵活,方便用户提取物品,不会造成物品遗忘问题。
进一步,门禁控制装置还包括触控显示屏,当门禁控制装置在判断出储物柜处于存物状态时,令触控显示屏显示一提示交互界面,让用户选择是否提取物品,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下用户的需求,例如用户进入大门时,已经携带其他物品,需要下次再提取储物柜内的物品,用户可以选择暂不提取物品。
再进一步,身份特征接收装置具体为:密码输入键盘、面部采集器、指纹采集器、声纹采集器、虹膜采集器或静脉采集器,满足不同档次楼宇的实际需求,扩大应用范围。
还进一步,物品检测仪具体为重量传感器、红外对射机或霍尔元件,多种物品检测仪选择方案,满足不同储物柜箱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楼宇储物箱使用麻烦,不方便住户实际操作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包括:身份特征接收装置,设置于楼宇大门;物体检测仪,设置于储物柜;门禁控制装置,设置于楼宇大门,门禁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身份特征接收装置和物体检测仪的输出端连接;楼宇门锁,设置于楼宇大门,与门禁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储物柜锁,设置于储物柜,与门禁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当用户通过验证身份特征信息打开楼宇大门的同时,通过物体检测仪检测该用户的储物柜的储物状态,门禁控制装置判断储物柜是空置状态还是存物状态,在储物柜处于存物状态时,打开储物柜门,控制方式简单灵活,方便用户提取物品,不会造成物品遗忘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个高级住宅区内,每栋楼宇内对应多家住户,每栋楼宇都安装有楼宇双重开锁门禁系统,双重开锁门禁系统包括身份特征接收装置11、门禁控制装置13、楼宇门锁14、物体检测仪21和储物柜锁22,其中,身份特征接收装置11、门禁控制装置13、楼宇门锁14设置在楼宇大门上,身份特征接收装置11可以与门禁控制装置13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彼此相对独立,楼宇门锁14也可以与门禁控制装置13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彼此相对独立,本申请不作限制。
每栋楼宇的一楼大厅或者大门内侧位置处设置有一储物柜,储物柜包括多个储物柜箱,不同住户分别对应着不同储物柜箱,每一个储物柜箱都设置有物体检测仪21和储物柜锁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中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8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云端数据交换的RFID人脸辨识系统
- 下一篇:远程开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