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体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5212.3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黄燕华;蒋柏斌;刘艳松;杜凯;何智兵;王涛;张海军;李国;宋成伟;魏胜;袁光辉;高莎莎;初巧妹;张昭瑞;李朝阳;易泰民;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24B37/025 | 分类号: | B24B37/025;B24B37/34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体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细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体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精密球体在现代科研生产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圆度仪、静电陀螺、轴承以及精密测量仪器中的重要元件。在一些测量仪器中,精密球体常常作为测量基准,要求表面粗糙度、球度具有非常高的水平。然而,球体的制造过程中,必须对球体进行研磨抛光,才能达到所需的表面质量的要求。
球体的研磨加工目前有两大类:多轴研磨和磨盘研磨方法。多轴研磨方法常见的有四轴研磨法,其四轴空间对称布局,适合对单件球体进行研磨,但对直径小于Ø3mm的球体,由于研具制造困难以及球体定心不稳,难以实现有效研磨抛光。磨盘研磨方法一般适合大批量研磨,同时研磨数千甚至上万个球体。然而,一些特殊的球体,直径在Ø0.5mm~Ø3mm,批量小,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故现有的球体研磨抛光装置难以实现有效抛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体研磨装置。能够实现直径在Ø0.5mm-Ø3mm小批量球体的研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研磨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球体研磨装置包括齿轮副II、底座、主运动驱动电机以及在底座上方设置的上研磨盘、驱动下沿导向柱、滑块,还包括一个作回转运动的下研磨盘。其中,所述的上研磨盘下表面设置有数个倒V形槽,下研磨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数个V形槽,倒V形槽与V形槽角度相同。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齿轮副II、主运动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底座内。所述的下研磨盘位于底座的中轴线上,下研磨盘的下端通过齿轮副II与主运动驱动电机连接、上端设置有上研磨盘,上研磨盘与下研磨盘上下接触连接。所述的导向装置设置在下研磨盘的外围,与底座固定连接。导向柱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块上固定设置有副运动驱动电机、齿轮副I,上研磨盘通过齿轮副I与副运动驱动电机连接。气缸固定设置在导向柱的横梁上;所述上研磨盘的倒V形槽与下研磨盘的V形槽上下对应设置,倒V形槽与V形槽的对应边相同。球体置于倒V形槽与V形槽相交处。所述的气缸、下研磨盘、齿轮副II、底座为同轴心设置。
所述的下研磨盘设置的V形槽与下研磨盘的中心轴同轴设置。上研磨盘上设置的倒V形槽与上研磨盘的中心轴同轴设置。
所述的V形槽、倒V形槽的夹角范围均为70º~120º。
所述的上研磨盘的直径小于下研磨盘的半径。
所述的上研磨盘设置的倒V形槽、下研磨盘设置的V形槽数量范围均为1~2个。
所述的上研磨盘设置为1至4个。
所述的V形槽、倒V形槽替换为矩形槽。
所述的气缸用滚轴丝杠、电机替代。
所述的齿轮副II与齿轮副I用皮带轮替代。
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块在气缸的驱动下沿导向装置作升降运动,研磨压力由气缸通过上研磨盘提供,上研磨盘与下研磨盘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每隔相等的时间同时变换转动方向,球体位于上研磨盘与下研磨盘的相交叉位置处,受转动的上研磨盘与下研磨盘的摩擦力、上研磨盘压力的作用下作公转运动,同时连续地作自转运动,从而实现对球体材料的均匀去除。
本实用新型具有益效果是:(1)球体运动分析表明:球体在研磨过程中自转角不断变化,可实现完整的成球运动,满足球面展成原理;(2)不仅适合大批量生产,还能够实现单粒球体或小批量球体的研磨;(3)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直径0.5mm-3mm的球体的研磨;(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研磨装置中的上研磨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研磨装置中的下研磨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研磨装置中的上研磨盘、下研磨盘与被研球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气缸 2.副运动驱动电机 3.齿轮副I 4.上研磨盘 5.被研球体 6.下研磨盘 7.齿轮副II 8.底座 10.主运动驱动电机 11.导向柱 12.滑块 21. V形槽 22. 倒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5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制动泵内孔绗磨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木包装盒热处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