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屏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7592.6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红;吕品高;谢文;肖江梅;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涉及诸多领域,如军用类触控屏运用在军舰、航空器上,民用上涉及到手机、媒体播放器、导航系统等。随着技术领域涉及面广,需要使产品满足三高产品需求,即高品质、高性能、高规格。
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由保护盖板、导电层、软性印刷电路板和驱动芯片构成。保护盖板上设有电极引线,导电层设置在保护盖板上并与电极引线连接;软性印刷电路板的一侧通过异方性导电胶绑定在电极引线上,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另外一侧连接到驱动芯片上,从而构成导电层与驱动芯片有效连接。
随着电容式触摸屏尺寸越做越大,其所需要使用的电极引线数量越来越多,电极引线绑定宽度也会越来越长,由于绑定压头的大小尺寸限制,当绑定位置过长时,绑定压头压在软性印刷电路板上的平整度、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受热温度及压力不均匀,会导致绑定后的产品出现稳定性差和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触控屏,能有效解决绑定区过长而导致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触控屏,包括基板、电极层和柔性电路板,基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绑定区和多个电极引线,绑定区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子绑定区,电极层设置在基板上,电极引线一端连接电极层,电极引线的另一端对应设置在子绑定区内,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设有多个贴合部,柔性电路板的各贴合部对应连接在子绑定区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贴合部基板的至少一侧边设有绑定区,绑定区的各子绑定区沿着基板的侧边相互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绑定区的各子绑定区沿着基板的侧边长度小于或等于1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贴合部子绑定区的数量等于贴合部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贴合部柔性电路板的贴合部与电极引线之间通过导电胶实现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贴合部触控屏为电容式触控屏。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贴合部触控屏还包括驱动芯片,柔性电路板远离贴合部的一端与驱动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能有效解决绑定区过长而导致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寿命。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屏。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屏包括基板、电极层和柔性电路板,基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绑定区和多个电极引线,绑定区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子绑定区,电极层设置在基板上,电极引线一端连接电极层,电极引线的另一端对应设置在子绑定区内,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设有多个贴合部,柔性电路板的各贴合部对应连接在子绑定区内。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屏将绑定区分为多个子绑定区,将柔性电路板连接在基板上时,可逐个将贴合部连接在对应的子绑定区内,能有效解决绑定区过长而导致的稳定性差的问题,即存在的平整度、温度及压力不均匀,提高了触控屏的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型的触控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触控屏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是本实用型的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屏50为电容式触控屏,包括基板10、电极层20、柔性电路板30和驱动芯片(图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7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绘画用可调式翻折型数位板
- 下一篇:一种多点触摸屏的信号传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