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汽车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1161.0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邱香;曹青松;高志刚;曹恬;聂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98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座椅头枕作为汽车座椅中较为特殊的产品,除了具备保护人体头部的安全性功能之外,人们还要求它具备较高的舒适性。人的头部肌肉群最接近大脑神经中枢,也是最容易影响神经中枢的感觉反射。因此,头部肌肉群的受压力分布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乘坐舒适性。
由于不同用户的头部大小不同,且对汽车头枕的包裹角或弯曲程度有不同的需求。现有的汽车头枕对于汽车靠枕的可调设计却一直是一片空白。特别是汽车头枕的包裹角度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向调节,影响用户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式汽车头枕,便于定向调节汽车头枕的包裹角度。
一种可调式汽车头枕,所述可调式汽车头枕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与汽车的座椅连接,所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包括:角度控制开关、直流双向气泵、包覆层和设置在所述包覆层内的ECU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硅胶气囊,两个所述硅胶气囊之间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两个挡板的端部连接,两个所述挡板分别抵靠在两个所述硅胶气囊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为空心,且开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一支撑杆及两个所述硅胶气囊均与所述直流双向气泵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两个所述挡板的夹角,所述角度控制开关用于设置目标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直流双向气泵、角度控制开关均与所述ECU电性连接,所述ECU获取所述角度控制开关设置的目标角度和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夹角,并根据所述目标角度和所述夹角控制所述直流双向气泵向所述硅胶气囊中充气或放气,以使所述夹角与所述目标角度相等。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延伸至所述包覆层内,且与所述ECU和直流双向气泵、汽车的电源形成电路回路。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两个所述硅胶气囊的膨胀系数和大小相同。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通气口的上方设置过滤棉和干燥剂。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所述直流双向气泵周围包裹隔音棉。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采用金属材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层包裹橡胶波纹管。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每个膨胀气囊周围填充靠枕海绵。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所述角度控制开关为扇形,其角度设置范围为90°~180°。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所述包覆层内设置有气囊抵板,两个所述硅胶气囊抵靠在所述气囊抵板上。
上述可调式汽车头枕,其中,所述直流双向气泵第二通气口与两个所述硅胶气囊之间以及所述直流双向气泵的第二通气口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均通过气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膨胀系数相同且大小相同的硅胶气囊、ECU、角度传感器、直流双向气泵来执行汽车头枕的包裹角度的定向调节。且巧妙的运用由于固定靠枕的两根支撑杆,并用该支撑杆作为导线和进气管。解决了ECU和直流双向气泵的能量来源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可调式汽车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硅胶气囊未充气时的可调式汽车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硅胶气囊充气后的可调式汽车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角度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可调式汽车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该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1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车门立扶手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