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浮于肠液中的结肠胶囊内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8546.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德;赖华生;黄骏盛;徐扬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肠 胶囊内镜 封闭腔 可降解 透明罩 壳体 摄像头 生物膜 气囊 肠液 本实用新型 电池组件 进气口 无线传输模块 电路板电气 电路板 硬壳 表面包裹 紧贴固定 压缩氢气 通口 填充 连通 电源 照亮 滞留 诊断 拍摄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浮于肠液中的结肠胶囊内镜,设有壳体和安装于壳体的端面的透明罩,透明罩与壳体之间形成一封闭腔,结肠胶囊内镜内安装有电池组件和电路板,在封闭腔内设置有摄像头和LED灯,摄像头与电路板电气连接,电池组件为结肠胶囊内镜提供电源,LED灯透过透明罩照亮结肠内部,摄像头透过透明罩拍摄结肠内部,结肠胶囊内镜还设有无线传输模块,封闭腔内填充有压缩氢气,在壳体上紧贴固定有可降解生物膜气囊,在可降解生物膜气囊的表面包裹有可降解硬壳,可降解生物膜气囊的进气口通过一连通口连通封闭腔,本实用新型可浮于肠液中,在结肠内不会移动过慢或滞留,避免漏诊,提高了诊断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浮于肠液中的结肠胶囊内镜。
背景技术
胶囊内镜起源于90年代,2001年胶囊内镜经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小肠疾病的检查,胶囊内镜以其操作简单、方便、无痛、无创、安全等特点,得到医生、患者的青睐。目前胶囊内镜主要用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克罗恩病、小肠肿瘤等病的诊断,且近年来由于技术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逐渐出现了用于结肠的胶囊内镜,2014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CCE作为未完成结肠镜检查者的后续检查。胶囊内镜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结肠,为消化科医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现有的胶囊内镜系统由胶囊内镜、图像记录仪和诊断图文工作站三部分组成,其中胶囊内镜由生物塑料壳体、LED光源、光学摄像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电池、射频模块、安装上述微型集成电子器件的电路板等组成,胶囊内镜具有头部和尾部。光学镜头位于胶囊内镜的头部。胶囊经口吞服,在消化道中因肠道蠕动而被动运动,无自身动力支持,因此胶囊内镜在结肠内运行方式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大肠肠腔大、蠕动慢,胶囊内镜很有可能因为密度过大沉降在结肠底部导致滞留,尤其是在升结肠一带难以克服重力进行跨越,这造成了许多遗漏的拍摄部位,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增加了困难,甚至可能增加漏诊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浮于肠液中的结肠胶囊内镜,其在结肠内不会移动过慢或滞留,避免漏诊,提高了诊断水平。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浮于肠液中的结肠胶囊内镜,设有壳体和安装于壳体的端面的透明罩,透明罩与壳体之间形成一封闭腔,结肠胶囊内镜内安装有电池组件和电路板,在封闭腔内设置有摄像头和LED灯,摄像头与电路板电气连接,电池组件为结肠胶囊内镜提供电源,LED灯透过透明罩照亮结肠内部,摄像头透过透明罩拍摄结肠内部,结肠胶囊内镜还设有用于将摄像头拍摄的影像传输至终端的无线传输模块,封闭腔内填充有压缩氢气,在壳体上紧贴固定有可降解生物膜气囊,在可降解生物膜气囊的表面包裹有可降解硬壳,可降解生物膜气囊的进气口通过一连通口连通封闭腔。
进一步的,连通口处设有压缩氢气进入可降解生物膜气囊的单向活塞。
进一步的,单向活塞设有活塞腔,活塞腔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活塞腔内设有活动短柱,活动短柱的面向进气口的一端面设有平面,面向出气口的一端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起的支脚;当气流从进气口进入时,活动短柱滑向出气口,支脚顶于出气口的边沿,气流从支脚之间的间隙中流向出气口;当气流从出气口进入时,活动短柱滑向进气口,平面封住进气口。
进一步的,透明罩包括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分别安装于壳体两端,电池组件安装于结肠胶囊内镜中间,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分别固定于电池组件两侧,摄像头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固定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上,多个LED灯分别围绕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匀分布,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透过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拍摄结肠内部。
进一步的,封闭腔被分隔成左封闭腔和右封闭腔,第一透明罩与壳体之间形成左封闭腔,第二透明罩与壳体之间形成右封闭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8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线性光学柔性内窥成像设备
- 下一篇:视觉色差筛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