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吹扫防堵型风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8800.X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王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苏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44 | 分类号: | G01F1/44;G01F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 |
地址: | 201717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吹扫防堵型 风量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连续吹扫防堵型风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中,考虑风速测量装置的综合性能,高风速时的风量测量基本采用的都是压差式流量计,而针对低流速风量的测量方式还较少,除翼型测速装置外,大部分基于毕托管原理设计的压差式测速装置因压差太小而无法精确测量。而无论是在高风速还是再低风速状态下,上述常用的风量测量装置都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业含灰环境下由于被测环境压力的波动使得取压装置内部会产生呼吸现象,灰尘会随着气流进入到取压管路中不断沉积,最终导致引压失效,往往无法实现精确的测量。工业领域中有大量含灰环境下的风量测量问题,目前开发的加装震动棒的方式也未能有效地解决堵塞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防堵功能,压差损失小,适用于含灰环境的风量测量装置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吹扫防堵型风量测量装置,利用压缩空气在线连续吹扫,使得测压管路中空气始终由里向外流动,完全阻止灰尘的进入,且不会影响测量,可以适用于高风速和低风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连续吹扫防堵型风量测量装置,包括全压取压管、静压取压管、取压杆、转子流量计、减压阀、压差变送器和压力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全压取压管和静压取压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取压杆和第二取压杆,全压取压管内壁与第一取压杆之间设有第一间隙,静压取压管内壁与第二取压杆之间设有第二间隙,全压取压管和静压取压管一侧均设有进风口,两个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连通,两个进风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配气箱,配气箱内设有两个转子流量计和一个减压阀,第一取压杆和第二取压杆的一端通过线路连接压差变送器,第一取压杆和第二取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压力补偿结构。
所述的第一取压杆一端伸出全压取压管,第一取压杆伸出外漏部分设有第一标定孔。所述的第二取压杆一端伸出静压取压管,第二取压杆伸出外漏部分设有第二标定孔。
在高风速状态时,所述的全压取压管底部一端设有斜面。在低风速状态时,所述的静压取压管底部一端设有双文丘里,全压取压管底部一端设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使用压缩空气对取压管进行连续吹扫,彻底杜绝含尘气体进入取压管,达到可靠防堵的效果;通过在取压管中加装自动补偿装置,以消除吹扫压力、流量的变化对压差测量的影响,达到精确测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低风速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风速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风速-压差开方曲线;
图中:1.第一取压杆2.第一标定孔3.压力补偿结构4.全压取压管5.静压取压管6.双文丘里7.第二取压杆8.第二标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述的连续吹扫防堵型风量测量装置,全压取压管、静压取压管、取压杆、转子流量计、减压阀、压差变送器和压力补偿结构,全压取压管和静压取压管内分别设有第一取压杆和第二取压杆,全压取压管和静压取压管一侧均设有进风口,两个进风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配气箱,配气箱内设有两个转子流量计和一个减压阀,第一取压杆和第二取压杆的一端通过线路连接压差变送器,第一取压杆和第二取压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压力补偿结构。所述的第一取压杆一端伸出全压取压管,第一取压杆伸出外露部分设有第一标定孔。所述的第二取压杆一端伸出静压取压管,第二取压杆伸出外露部分设有第二标定孔。
实施例1:高风速下的风量测量
参见图2,使用压缩空气对取样管进行连续吹扫,彻底杜绝含尘气体进入取样管,达到可靠防堵的效果;取压管中加装自动补偿装置,以消除吹扫压力、流量的变化对压差测量的影响。所述的取压杆用以传递压力信号,所述的标定孔用以现场标定取样装置压差,所述的压力补偿装置用以补偿因压缩空气吹扫引起的压力变化,通过伯努利方程推导可知当压缩空气吹入取样装置后,通过调整吹扫和取压截面面积即可补偿因吹扫带来的压力变化。所述的全压取压管用以获取管道内流体的全压,所述的静压取压管用以获取管道内流体的静压。所述的全压取压管底部一端设有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苏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苏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8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