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屏蔽层的打散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5258.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邹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在伟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 |
地址: | 56310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屏蔽 打散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前处理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屏蔽层的打散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连接线,如同轴电缆、USB和HDMI连接线为了对抗电磁干扰,确保高频信号传输,在线的外部设有金属屏蔽层。对于这类连接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对金属屏蔽层的金属编织进行打散、翻转、切断、后翻工作,同时为了保证屏蔽效果及加强抗拉力,要把处理好的金属编织包到外层绝缘层上再包好导电的铜箔,通过焊接或铆压方式将金属屏蔽层与端子的金属外壳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屏蔽保护,确保高频信号传输稳定。
在现有的生产中,对线缆屏蔽层金属编织的打散、翻转等工作大部分都是手工作业,其效率低、成本高,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根据这种情况,现在市面上出现了线缆屏蔽层打散机或线缆屏蔽层的自动处理设备。线缆屏蔽层打散机只具有将线缆屏蔽层的金属编织打散的功能,后续的翻转等工序还需手工操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提高品质;而且现有的线缆屏蔽层打散机为直接一面接触打散,导致打散不均匀、制造效率不高。现有的线缆屏蔽层的自动处理设备中用于打散和翻转线缆屏蔽层金属编织的机构为两个具有不同结构的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操作及维护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线缆屏蔽层的打散翻转装置,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将线缆屏蔽层金属编织打散又可以将打散后的金属编织翻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屏蔽层的打散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和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端的旋转打散翻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打散翻转机构包括旋转固定板和固定设置在旋转固定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支架,所述的旋转支架的上端并排滑动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固定板,第一电机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刷子。
所述的第二电机和旋转支架分别设置在旋转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的旋转支架向第二电机的方向延伸并穿过旋转固定板,所述的旋转支架的延伸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设置有旋转连接轴。
所述的旋转支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一电机固定板配合使用的第一导轨和第一调节气缸。
所述的底座上固定设置与旋转固定板配合使用的第二导轨和第二调节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架的上侧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固定板,两个第一电机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刷子。使用时,两个第一电机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驱动各自的旋转刷子相向转动时,就可以将放置在两个旋转刷子之间的线缆屏蔽层的金属编织打散或翻转,这样一机多用,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效率,便于操作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架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电机带动固定在旋转支架上的两个第一电机及旋转刷子同向旋转,使用时,两个旋转刷子不仅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自转,还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以线缆为中心轴360°旋转,这样就可以保证旋转刷子全方位接触线缆屏蔽层的外圆,快速、有效、均匀的打散和翻转金属编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底座,2—旋转固定板,3—旋转刷子,4—待加工线缆,5—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固定板,7—第一调节气缸,8—旋转连接轴,9—第二电机,10—第二导轨,11—第一导轨,12—旋转支架,13—第二电机固定板,14—第二调节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在伟,未经邹在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52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弱电分离式电缆竖井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磨损的光纤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