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3986.3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军虎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1/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郑宪常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风 净化 功能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清洁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确实一定程度上能净化室内空气,去除室内空气中的PM2.5、灰尘、细菌等等。但是作为保护家人免受雾霾侵害的最后一道屏障,空气净化器也有其自身的缺点。第一,空气净化器只能等室外的脏空气进入室内,检测出来以后才开始工作,这是一种被动的净化。第二,空气净化器只是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其工作的过程中并不产生新鲜空气。
空调通过管道内介质的循环来对室内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室内外的空气并没有进行交换。空调仅仅是调节了室内空气的温度,并没有引进新鲜空气。有些空调也是有“新风”的,但这是“假新风”,因为它采用正压送风,室内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于室外压强和风机静压,风就再也进不到室内了。所以说,空调是仅仅处理室内空气温度的,并不会产生氧气,也不会消耗二氧化碳。长期关窗开空调会导致室内空气氧含量降低,空气质量糟糕,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新风系统需要在室内铺设很多风管,一般都是在房屋吊顶之前进行铺设。而对于已经装修好的房子来说,安装新风系统就意味着要破坏原有装修结构,这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方便。第二,现有新风系统主机一般都会安装在室内,吊顶之上。当主机开启的时候,即使技术再好,也会带来噪音。而且主机中过滤网的更换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需要爬到空中,打开吊顶和主机,拆下滤网。清洗完后还要重复同样的操作。第三,新风系统的过滤效果不是特别的突出,相对于专业的空气净化器来说,这种过滤效果不是特别好。对于具有换气、空气净化和温度调节需要的家庭或者商业办公区域,需要分别安装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这些设备分别单独运行,无法配合,达不到理想的能耗与净化、温度调节的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空调系统,该系统在对室内装修结构无需进行大更改情况下实现室内室外空气换气、净化和温度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和颗粒物含量自动调节室内室外换气的效率,实时显示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指标,自动实现滤网更换提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空调系统,包括室内引风模块、室外排风模块、变频器模块、全热交换模块、空气检测模块、空气净化模块、温度调节模块、散热模块和控制模块;
室内引风模块包括引风风机和引风管路,室外排风模块包括排风风机和排风管路,空气检测模块包括室内空气检测单元和室外空气检测单元,室外新鲜空气依次经过引风风机、室外空气检测单元后与依次经过室内空气检测单元、排风管路的室内空气在全热交换模块处完成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室外新鲜空气经引风管路进入空气净化模块,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经过排风风机排出室外;室内空气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室外空气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变频器的控制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分别引风风机的控制端、排风风机的控制端连接;
温度调节模块包括位于室内部分的蒸发器,位于室外部分的压缩机、冷凝器和散热单元,蒸发器毛细管路中流动的冷却介质依次经过压缩机、冷凝器后流回蒸发器,形成闭环通路;散热单元包括散热风机,散热风机增加对位于室外部分的冷凝器附近的空气流动,散热风机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净化后的室外新鲜空气通过风管进入风轮送风口,与风轮风机引入的室内风进入蒸发器完成温度交换;
控制模块还与人机交换模块连接,人机交换模块包括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过滤单元、压力传感器,过滤单元包括初级过滤网、HEPA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光触媒过滤网,在初级过滤网之前、HEPA过滤网之后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滤网更换输入端连接,当压力传感器的前后压差大于设定值后,控制模块发送报警信息到显示单元。
进一步地,室内空气检测单元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湿度检测电路、二氧化碳检测电路、氧气检测电路、甲醛检测电路、微细颗粒物检测电路;室外空气检测电路包括微细颗粒物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军虎,未经张军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3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