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收集浓缩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0724.1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卢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26;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挥发性 有机物 气体 收集 浓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收集浓缩的系统。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物PM2.5和O3的主要前体物,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可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 45条规定,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提出:新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应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存在。
显然,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许多工业企业必须采取密闭空间方式收集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但在设计过程中,存在许多密闭空间大,通风量大的现象,从而产生了大风量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这些废气浓度低,已经达到排放标准可以排放,但从排放总量控制角度来说,并没有实际减少,只是将车间的废气转移到空气环境中,本质上属于稀释排放,对环境不利!
而处理这些废气,现有的技术均需要进行浓缩前处理过程,目前主要采用浓缩法,比如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沸石转轮浓缩、冷凝回收等辅助技术手段。这些技术手段或者会产生二次污染,或者成本高昂,或者能耗较高,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另外,许多企业机械化生产程度非常高,操作人员在密闭空间的作业时间极少,密闭空间内的卫生要求大大降低,因此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一味加强密闭空间的通风换气会带来较大的能耗。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对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收集浓缩是环保监督管理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要确保达标排放及产生环境效益,既要考虑企业实际承受能力,又要考虑污染物实现真正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收集浓缩的系统,该系统应能有效收集浓缩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并具有结构紧凑、工艺稳定,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和高效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收集浓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连通密闭室进口的进风管道、连通密闭室出口且设有排气风机的排风管道、将排风管道与密闭室进口连通的循环管道以及接通排风管道且设有风向控制阀门的外排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向控制阀门;所述密闭室还配置有浓度探测器,另有控制器分别通过数据线接通所述的探测器以及所有的风向控制阀门。
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通过第一三通分别与密闭室进口以及新风系统的进风管连通,进风管内设有风向控制阀门。
所述循环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三通分别与排风管道的出口端以及外排管道连通。
所述排风管道设置有过滤装置。
所述密闭室进风口部位设置有扩散孔装置,该扩散孔装置为一块密布若干孔洞的面板。
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密闭室顶部,出风口设置在密闭室底部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密闭室内的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废气由排风管道抽取,经过一过滤装置后进入循环管道,再进入密闭室,此时系统根据室内风量风速探测,自动关闭新风系统的进风管;待浓度探测器检测废气浓度达到一定值后,自动打开新风系统的进风管,并关闭循环管道,废气被从外排管道抽出,经过初级过滤后进入下一步深度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难以进行后续处理的问题;
(2)提高了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全部由常规材料制成,因而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投资成本不高,还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0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科用气体净化装置
- 下一篇:智能可控的含氰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