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航空电子设备用座舱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4959.X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3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贺;唐韬;钱建军;邓潍杰;马胜坤;赵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于忠洲 |
地址: | 210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航空 电子 备用 座舱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舱面板,尤其是一种用于航空电子设备的座舱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航空电子是指飞机上所有电子系统的总和;一个最基本的航空电子系统由通信、导航和显示管理等多个系统构成;航空电子设备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使飞机的性能获得提高,并且进一步推动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从航空电子工业的发轫时期开始,如何将及其众多的电子系统连接起来,密切有效地使用各种信息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当初如何在离散数据线上传递开关变量的简单问题,而今已演化为如何协调光纤数据总线上传递的飞行控制数据的繁杂问题;空前复杂的软件也被用以应付空前苛刻的航空标准。但是,现有的航空电子设备用座舱面板存在的安装使用不方便,功能不够完善,固定不牢靠,智能化程度低,且调节不灵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航空电子设备用座舱面板,使得安装使用方便,功能完善,固定牢靠,智能化程度高,且调节灵活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航空电子设备用座舱面板,包括面板、两根卡槽、安装螺栓、四个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调节面板安装高度的安装调节机构;在面板背面的四周边缘均设有侧面板,在侧面板上均设有穿线槽口;四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面板的背面,且分别靠近四周边缘的侧面板上;在面板的四个顶角处均设有安装孔;安装调节机构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安装在面板的背面中心处;在面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固定架;两根卡槽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架上。
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面板内的温度,从而防止面板内部电路温度过高,确保面板使用的稳定性;采用安装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安装需要来调节面板安装高度;通过两根卡槽分别对面板左右两侧进行可拆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安装调节机构包括收缩管、旋转头以及橡胶垫;旋转头安装在收缩管上,并在旋转头上设有螺纹孔;安装螺栓依次穿过橡胶垫和收缩管后旋合在旋转头的螺纹孔上。采用收缩管能够实现弹性支撑,方便实现高度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收缩管至少设有两节伸缩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面板内的温度,从而防止面板内部电路温度过高,确保面板使用的稳定性;采用安装调节机构可以根据安装需要来调节面板安装高度;通过两根卡槽分别对面板左右两侧进行可拆卸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剖视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孔,2、面板,21、安装螺栓,3、安装调节机构,31、收缩管,32、螺纹孔,33、旋转头,311、橡胶垫,4、固定架,5、卡槽,6、穿线槽口,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航空电子设备用座舱面板包括:面板2、两根卡槽5、安装螺栓21、四个温度传感器7以及用于调节面板2安装高度的安装调节机构3。
其中,在面板2背面的四周边缘均设有侧面板,在侧面板上均设有穿线槽口6;四个温度传感器7分别安装在面板2的背面,且分别靠近四周边缘的侧面板上;在面板2的四个顶角处均设有安装孔1;安装调节机构3通过安装螺栓21固定安装在面板2的背面中心处;在面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固定架4;两根卡槽5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架4上;安装调节机构3包括收缩管31、旋转头33以及橡胶垫311;旋转头33安装在收缩管31上,并在旋转头33上设有螺纹孔32;安装螺栓21依次穿过橡胶垫311和收缩管31后旋合在旋转头33的螺纹孔32上;收缩管31至少设有两节伸缩段。
本实用新型的航空电子设备用座舱面板在使用时,首先通过面板2上的安装螺栓21与螺纹孔32的配合设置来安装调节面板2的安装高度;利用固定架4与卡槽5的配合作用,实现面板2的灵活固定安装;通过收缩管31与旋转头33的配合设置,不仅连接方便,还调节灵活;通过安装孔1和穿线槽口6的设置,排线安全可靠;利用温度传感器7的配合设置,加强稳定控制效果,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功能完善,从而达到了最佳实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9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