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TC车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8015.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7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异;张建文;李计管;谢民;林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1/00 | 分类号: | E01F11/00;E01F13/04;G07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tc 车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TC车道。
背景技术
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系统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入口)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出口),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
为实现车辆的不停车收费,一般需要对车道及车道附属设备进行对应的布局设计。一种常见的布局设计如图1所示,车道中布置有6个地感线圈120,相邻两个地感线圈120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2米,再加上每个地感线圈120的自身尺寸,车辆行驶方向(从下往上)上的第一个地感线圈120的上升沿距离栏杆机110的栏杆臂21.8米,车道中设置有靠近车辆进入方向的第一天线131和靠近车辆离开方向的第二天线132,第一天线131和第二天线132之间的距离为9米,第二天线132与栏杆臂的距离为3米,地感线圈120所在的路段根据与天线的位置关系分为远离天线的A区121和靠近天线的B区122,根据地感线圈120的分布,进入B区122的第一个地感线圈120的上升沿距离栏杆臂4.7米。
在现有的ETC车道中,天线信号覆盖范围难以调整到设计中前沿大致距离触发线圈前沿1米左右的位置,通常是为解决跟车干扰而一味强调信号前沿不超出触发线圈,或为满足大部分车辆的通行速度而使天线信号超出触发线圈。另外,A区121未能交易的车辆在行驶至B区122后,由于未触发B区122线圈而无法交易,车辆必须行驶至比较靠近栏杆的位置才能交易,而司机因为行驶习惯,一般在行驶至栏杆前4-5米就会停止前进。同时,由于现有的车辆处理逻辑是近区不锁空无标签,因此在车辆跟驰非常近时,将会产生跟车干扰现象,特别是在做正常测试时,基本上跟车干扰的概率为百分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TC车道,可以解决现有ETC车道过车时车辆交易过程中的处理不够准确流畅。
一种ETC车道,包括:八个地感线圈、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栏杆机;
所述地感线圈沿车道进入方向依序排列,所述栏杆机的栏杆臂正对最后一个地感线圈的前沿;
所述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栏杆臂的前侧并距离所述栏杆臂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栏杆臂的后侧并距离所述栏杆臂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8.5-9.5米;所述第二距离为0.8-1.2米。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为9米;所述第二距离为1米。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地感线圈之间的距离相等。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地感线圈之间的距离为2.5米。
其中,单个所述地感线圈检测的车道长度为1米。
其中,第一个所述地感线圈检测的车道长度为0.8米,倒数第二个所述地感线圈检测的车道长度为2米,其余六个所述地感线圈检测的车道长度为1米。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的检测距离为13-15米。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的检测距离为14米。
其中,还包括车牌识别装置,所述车牌识别装置设置于所述栏杆机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ETC车道,该ETC车道,包括:八个地感线圈、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栏杆机;所述地感线圈沿车道进入方向依序排列,所述栏杆机的栏杆臂正对最后一个地感线圈的前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栏杆臂的前侧并距离所述栏杆臂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栏杆臂的后侧并距离所述栏杆臂第二距离。该ETC车道通过对地感线圈的增加以及栏杆机和天线的布局的变化,增加了地感线圈覆盖的长度,同时增加了栏杆机前侧的可交易范围,大大减少车辆行驶至距离栏杆臂4-5米距离时来回倒车的现象,提升交易顺畅度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ETC车道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TC车道的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天线的检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8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隔离用路锥自动收放车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底盘高度检测装置